寒假来了,一半是期待,一半是无奈。期待的是假期来了,可以结束繁忙的工作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无奈的是春节也接踵而来。
小时候总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意味着有吃不完的糖果,有漂亮的新衣服,还有爸妈和亲戚给的压岁钱。长大后,过年意味着干不完的活,接待不完的并不熟悉的亲戚,虚伪的关怀,有意无意的打探,在虚情假意间消耗了难得的年假。其实,不喜欢的不是过年这件事,而是看不惯的人和事。
亲戚来了,坐在一起吃饭,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了,被问的最多的问题:
“ 在哪上班啊?上班忙吗?”
“ 工资多少啊?”
“孩子学习咋样啊?”
。。。。。。
我想说,这跟你有半毛钱关系吗?
累了一年,本想过个好年,没成想被这些无所谓的亲戚给 。。。,人情世故也是另一个修罗场。你回答他吧,没意思,不回答吧,还丢了面子,忙活了半天的一顿饭就在这样的聊天中浪费了。
莫言在《故乡过年》中写到:“我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往往是一跨进腊月,就开始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对于我们这种焦急的心态,大人们总是发出深沉的感叹,好像他们不但不喜欢过年,而且还惧怕过年。备菜,接待,陪着吃饭,饭后收拾,一天下来累的腰酸背痛。
今天是腊月27,年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蒸馍,炸肉,打扫卫生,当然,这些都是婆婆的功劳。八点起床,吃饭,给闺女输液,午饭后便是收拾杂乱的车库,插插排,连电导致整个线路短路,找了物业,修好后开始整理,冰箱通电,各种箱子归类,历经一个多小时终于大功告成,杂乱无序到整洁有序,心里也舒服了好多。
越长大越不喜欢热闹,越长大越喜欢独处,越长大越喜欢简单,就像一朵期待自由的花,收起瓣片,允许自己枯萎几天,时间过后定能再次娇艳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