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世说新语”课程是南明语文“文言文课程”的第二板块。
这个课程以“魏晋风度”为核心,以“世家大族”为线索,以“陈门风范”、“建安诸子”、“竹林七贤”、“王家风流”、“谢家风韵”、“桓家风采”等为板块,贯穿起魏晋风云、名人雅士、精神气度。
这是我第二次穿越这个课程。第一次穿越,因为个人的局限性,主要带学生通过句读练习,完成了文言语感的训练以及穿越了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第二次,随着我的进步,在这个课程中,加入了历史的维度和些许的思想史。
更重要的变化是,我们的课程没有仅仅局限在我的课堂。在为期一个月的文言课程结束的时刻,孩子们的学习还在继续。他们各自挑选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重新在《世说新语》中寻找素材,寻找自己的疑惑,并尝试去释疑,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作品。
由于个人功力不够,课程的执行依然有许多不到之处。但是读到学生作品的那一刻,内心依然是欣喜万分的。我始终相信,无论教师个人存在多少局限性,只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学生往往能超出我们的期待。
这份课程带来的喜悦,分享给大家。
王衍误国
作者:岚
王衍是个精明,有头脑的人,可是后人对他的评价却是他清谈误国,将整个国家毁于一旦,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她的选择是情有可原的。
一、无人可尽忠
王衍的出生时代并不像现在这样和谐,他出生在一个杀人如家常便饭的时代-------魏晋。
从曹魏的曹丕历文帝到东晋的司马德文恭帝中间18位皇帝(包括曹丕和司马德文二人)中间从220年~421年,每位皇帝谁都没有登基超过27年的,更没有人活到了70岁。平均每位皇帝活到了40岁~50岁之间,甚至有的皇帝18岁就死了。
皇帝的不断死亡和更换,让王衍不知所措,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大臣,自己的君主又会是谁。他甚至可能连一个皇帝的名字都记不清的时候,就换了一个。
大臣杀皇帝,皇帝的亲弟弟杀了皇帝,在和平时代简直是匪夷所思,但在魏晋却是随时都有可能。魏晋时代好听点来说是不同于其他的时代,其实这个不同,无非就指的是价值上的逆反。
二、自保
这种价值逆反的时期中,王衍少不了是他的自己的生存技能,这第一点来源于“八王之乱”。
(1)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里的八王是指: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当然,还有皇后(贾南风),太尉(王衍)、司马睿和太子(司马遹)。
首先,我应该介绍一下背景,王岩把自己的女儿王惠风嫁给了太子,那时候的魏晋,皇上只是一个面具,一个傀儡,一切一切的背后都是由皇后来掌权(不论政治、军事…)。
这场战争是由贾南风挑起的,他杀死了司马家族绝大部分的皇子,当时司马睿回来了以后,皇后就被杀死了,这时候王衍当然要出动了,他便和司马睿联手了起来。那时候当王爷得知太子遇害临死的时候,他便立刻通知自己的女儿与他立即离婚。真是这场政治联盟,铸就了后来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
(2)狡兔三窟
狡兔三窟,这就是王衍的第二个自全之策。
狡兔三窟,这个成语表面的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站在这里,王爷就是那只狡猾的兔子。
首先,还是要给大家介绍背景,这时的王衍已经得到几乎是皇上的全部信任,那时的晋朝王正好想拍两个人道对于中国特别重要的地方去。
王衍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这时,王彦第一时间站出来,让皇上派自己那两个不中用的弟弟到那里去(王澄和王敦)。他那时的想法是:“如若进朝衰败,我便可以逃到两个弟弟那里去保全自己。”
王衍用联合当权者和多给自己挖几个洞的方法来自保。
他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同样保护了…
三、家族
门阀政治发韧于东汉晚期,成长于曹魏西晋,但是鼎盛于东晋,有“衰老”于南北朝,最后死于隋唐,总生命周期400年左右。
1.门阀可以不谈贱籍,祖上出仕2000石以上官员,且不得迟于东汉中期,最好是世代2000石-------这是一道很强硬的门槛。
2.在东汉时,要有“学家”,家族必须有几个闻名于世的大儒人或清流。
3.魏晋结束后,仍然要保持家族活跃度。
4.乱世兴起之后仍然继续保持家族的经济实力(田庄和奴隶),军事实力(包括私兵),以及其政治影响。
这以上条件中我们得知,建立起家族是非常不容易的。在魏晋,家族也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人靠着家族生活,同样也包括王衍。
王衍从一开始就把家族的利益看得非常的重,所以他一切的行为都离不开家族一切的行为都在为家族所顾虑着,他顾虑王家整个家族的生死,只要王家一死,他也就一无所有,和普通人一样。
琅琊王氏,虽为中国古代最知名的家族之一,家族的威望、声誉成就了王衍,王衍也觉得自己对家族负有责任。
虽然王衍极力的想让琅琊王氏永存于世,但是晋朝灭亡了,当他无路可逃的时候,就被石勒擒走了去。但他依然一心想要保命,所以他极力怂恿石勒称帝,并声称只要石勒当上帝王,他就辅佐石勒。他的选择让他显得极其卑劣,所以石勒把他引到了土墙,推到土墙压死了他!
但他在临死的时候忏悔说:“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有课不至今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这辈即使比不上古人,但如果我们从前不去效仿他们,不去提倡这些浮华虚荣的东西,只是一心去和众人一起救,去保护天下的话,我还不至于落入今天这步田地中去。”
在王衍小的时候,就有两个人评价他,可是评价内容却大不相同,他们对于同一件事情,仆射羊祜:以后把天下搅乱的一定是这个人。而尚书山涛却说:生儿子,不如生这样的儿子才好。其实,两个人所描述的都有道理,虽然都占理但意思却大为不同。
如果生在和平时代,王衍大可做一个只顾清谈的雅士,但是在加过动荡之中,为求自保,为求保住家族荣誉的王衍,他不得不做了一个“误国”的人。(18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