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班族而言,多数属于工薪阶层,以及部分属于中产阶层。然而如何面对财富增长的问题呢,这两部分人也都经不起风险的打击,如何赚钱呢?而有部分群体,似乎更为悲催,一直勤勉地工作,薪水却没有相应增加,越忙越穷,越穷越忙,因此成为“穷忙族”。
被社会标榜的勤奋工作者的真实生活可能是这样的
1、忙碌又疲惫,每天都说自己身体被掏空;
2、每天都不愿起床,皆因昨晚熬夜忙到太晚了;
3、写Todolist倒是挺快,但划得尤其缓慢,因为忙着去应付不在list上面的事情;
4、做了很多很多,却没有得到很多很多。除了TA,不管是我,还是你,我们里面,有人被这个世界逼着忙;有人为了逃避穷,而让自己忙起来;也有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勤奋而忙...最后,不仅物理上穷,还变成了时间上的穷人。我们都是在过着“真穷,伪忙”的生活。
大多数的工薪族都是一直勤勉地工作,薪水却没有相应增加,越忙越穷,越穷越忙,因此成为“穷忙族”。更令人气结的是,我们正在渐渐走向“穷者越忙、富者越闲”的社会。
有钱人懂得让钱滚钱,利用时间去赚时间,不仅空闲余裕,又能让财富倍增。反之,成天被庶务绑死的穷人,耗费全部的体力,又因时间没效率及弹性,产值不大,薪资始终上不去,不断掉入越穷越忙的恶性循环。
要想跳出这个怪圈,读读下面几条说教
1.思考你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对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不甚满足,甚至到了绝望需要拯救的时刻了!那么,此刻最好的疗伤医生就是你自己了。任何人都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关键在于只有你能帮自己做决定。因此,现在的你,请少些抱怨,多些思考与行动,过你想要的生活并非什么难事!
2.明白你为谁工作
有人说,“职场上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你无法选择你的老板!”如果当下的你,因为遭遇老板的不公平待遇,每天处在愤愤不得自拔的工作状态中,那么,大
可“以退为进”,“甩了他”!要知道我们工作的价值用最简单的分析,除了满足我们自身的生活物质需求外,更是表达自我社会意义的一种价值认同。工作在很多
时候都是刺激生活的冲劲和动力!因此,你必须将需要优先考虑的事重新排序,在工作中追求自我成就感,不要因为“老板”原因忘掉工作实质目标,同时更要调整
你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期望值。
3.找到“穷”与“富”、“忙”与“闲”的平衡
其实对于“穷”与“富”,“忙”与“闲”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数字划分。而有钱也并非奢求。这是因为,对于有钱到底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有不同的见
解。其实,就有钱而言,最让人吃惊的一个事实就是:人们总认为比自己现在的钱更多的那些人便是有钱人。你将发现:如果你现在对有钱的定义是每年挣50万
元,一旦达到这一收入,你对有钱的定义起码会变成每年挣100万元!搞清楚要钱干什么、钱将怎样改变你的生活,而不仅仅是确定一个数字然后拼命朝这个数字
去努力,甚至将之“穷”“富”与“忙”“闲”的字眼组合中,也加之感情色彩。
4.你必须积累财富
虽然我们不相信“贫贱夫妻百事哀”,金钱也不能带来全部幸福。不过,在这个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时代,积累财富则是提升我们生活品质的必须门槛。这也是《钱经》倡导的理财理念的用意,理好财,你不仅会享一起感悟人生受到财富数字增长的乐趣,更能享受财富带来的品质生活。
5.适时地控制欲望
有人认为,通过满足欲望的手段和资源扩张后就会取得一种幸福感。比如要住豪宅,买到了便觉得幸福!但为什么全世界沿着这条路走的人最终都解决不了幸福的问题呢?诚如冯仑在《野蛮生长》一书中谈到的,原因就在于欲望永远比满足欲望的手段跑得快,而且欲望是永远满足不完的。
6.清晰的人生规划
在充满变化的世界里,对于未来我们很难掌控。但有目标、有规划的人生永远是最快乐,因为当你为自己制订出一张清晰的人生规划图时,你便完成了一次“找自己”的过程,而在追逐自己梦想的路上,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7.持久的耐力
英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汤姆·哈特利就曾说过,要想成功,必须有个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持之以恒。持久的耐力是更是获得成功的必备素质。
8.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作为社会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帮助在财富积累的路上开辟更多道路,更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分享成功喜悦,以及承担伤痛与挫折的强大支撑!因此,古人便有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
能够将个人爱好与工作结合实属人生一大幸运,而在现实中,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被繁重的工作所累而忽视了自己的爱好。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当你抓住这种兴趣点,不仅为枯燥的工作生活增添亮色,更可能将其发展成为成就你一生的事业财富。
10.不断挑战自己
充满挑战的人生总在被人津津乐道,就像马云在《赢在中国》中的经典评语,“人一辈子不会因为你做过什么而后悔,而会因为你没做什么事情而后悔。”当
然,对于幸福人生、完美的生活状态,或许始终都没有标准答案,但只要你保持一颗平和乐观的心态,拥有不断挑战的动力,享受快乐的财富人生并非难事。
以上这些,随便一条你都能拿出来说一篇,头头是道,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做足十点呢?所以,这才是最可怕的,知之却无行之,是很多人的可悲!把这些纸上教条转化成自己的感觉,而非变成储存在大脑的知识,变成空头支票,永无兑现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