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是想靠近,明明很爱你,却故作不在意,拉开距离,一付毫不在意的样子。
就像‘我的前半生’里的贺函知道唐晶要离开上海去香港一年。明明就喜欢人家,偏要说:‘你去香港一年,我没问题’。唐晶巴不得贺函说:‘你别走,我们明天就去结婚’。唐晶明明希望得到贺函的挽留,但每次都说的那么斩钉截铁,决绝。真的很作,有没有!
电视剧归电视剧,实际生活比电视剧精彩大概100万倍。我们生活中,明明想靠近却偏要放狠话的时候真的不少,常常为了那点自尊心和害怕隐藏真实感受。
01“隐藏真实感受做到隐忍就是完美?”
记得小时候,我超爱哭,但是我越哭,我妈就越说你别哭,你哭真的很烦人,你有事没事干嘛又哭了。
‘常常是我哥哥取笑我2句我就要哭,班里同学开我玩笑我也要哭,我在做事儿的时候身边大人指指点点我也会哭。’
我现在都能记住当时很难过的感受:‘超委屈啊’。我越哭就越希望妈妈来关心我:‘你怎么了啊,怎么哭了啊,是不是谁谁谁欺负你了,云云。’我妈越不管我,越表现出指责我,我越觉得委屈。
还有那时候我身边的一些小男孩常常被教育:
‘你是男孩子,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哭的,别像个女孩子一样。’
‘有什么好怕的,到叔叔这里来,不要胆小,叔叔又没有怎么样你’
‘多小的事情啊,你又开始小题大做’
敲黑板!!我现在想起来小时候的那些教育都觉得很可怕。
我以前也一向认为男孩子不能哭,哭是女孩子的权利;小事就不要太较真儿了,会被认为是小题大做;小时候去陌生场合太胆小是错。
这些根深蒂固的想法真的很可怕。
直到前几年我看了《奋斗》里,向南的表演方式,有事儿就哭啊,有情绪就哭啊,谁说只有女孩才能哭的,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都是泯灭人性的呀!
哭只是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有什么比作为当事人更能体会那种伤心感受的。情绪不需要被制止,只要是不伤害别人的任何表达方式都是可以的。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被教育成要勇敢,不能示弱,在人前要表现出自己很牛逼的一面等等!让我们误以为我们生来就很强大,就算不强大也要装作很强大,慢慢的我们没办法正确面对我们的弱势和缺点了,强大就变成了强势,强撑。
所以,我们就算不安也会刻意镇定;
觉得无助时,也可以表现的无所谓;
有时候心里明明不高兴,但有人问起来,也会否认轻描淡写:‘我没事’。
但是天知道心里已经翻江倒海了,我们太习惯憋着了,太习惯假装强大。
02“假装强大的人都很伤”
当人想表达内在需求,往往也是以抱怨、要求的方式—抱怨对方做错什么或没有给他什么,而不说自己需要什么。
因为抱怨是对别人提要求,姿态比较高。
而需要别人是低姿态,是请求对方。
当然不能示弱咯,需要对方也是示弱的一种方式,都是小时候”不能示弱“的教育惹的祸。
这就是为什么亲密关系里,很多人宁愿抱怨也不愿意说自己的感受的原因。
其实这是一种很糟糕的相处方式,但也是我们从小被教育出来的相处方式。
想想你整天把自己武装的刀枪不入,样样很牛,谁会关注你脆弱的时候,因为他们也习惯认为你不会脆弱。
还是拿‘我的前半生’来举例,说真的,我觉得贺函是那部剧里最惨的一个人设,一直都把自己扮成刀枪不入,任何事情不管工作还是生活(哦,对了,他与唐晶的相处中没有生活只有工作)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翻云覆雨,感觉是玉帝有木有,任何事情到他那里都可以有完美结局。
但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贺函无数次的大半夜在家拿着酒杯独饮的孤独啊……唐晶只知道在工作上紧追猛赶的跟着贺函,唐晶越强,贺函越要比唐晶强,这样的女朋友面前谁敢有温柔的一面。
他们2个的相处内容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相处方式就是都不示弱,想要又不说,就算说也是强势的态度去说,真的很难升级成亲密关系。
换成子君和贺函就不一样,满满的温柔,遇到子君贺函没有那么理智了,不会按常理出牌了。
记得最深刻的是,子君去杭州做市场调研回上海的时候坐的汽车半路抛锚了,贺函去接她,撑着伞在雨中把她痛骂了一顿;如果换做唐晶,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画面,贺函什么时候在唐晶面前失态过,情绪有强烈波动过。
一个时刻假装强大的人,如果不是遇到真正在乎你的人;很难读懂你的脆弱。如果我们愿意打开心房适当坦白自己的真实感受,拉近相互的距离是肯定的。
所以啊,‘需要’你就说,不说就是作。作到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别忘了点赞评论支持白卷儿哦 关注公众号:一张白卷 可以读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