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接近岁末,看一些小伙伴在一些读书群里斗诗词,也觉得很有意思。当然能平仄粘对合韵的都差不多了,都是爱好,不用太严格要求。
我是从小时候就读主席的诗,感觉最好与党史合读。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革命、理解毛主席、理解诗词。我细细分析过,由于一些新名词的出现,毛主席诗词中也有不合古代常规的突破,但意境和意味犹在。
同时我还有体会,现代的好多伙伴对诗词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了,也是我们从小没有得到这方面的训练了。比如什么是“平仄”“粘对”“一三五不论”之类,都了解不多了。所以,我们现在读起来能感觉好,但说不出好在什么地方。自己要仿写一落笔就没有诗味了。
也因为古体诗有一些规矩和限制,而且容量比较小,所以,现代的人就不太选用这样的问题了。一首七律比如《长征》是56个字,一首《水调歌头·游泳》是100个字,而能用很小的文字量写出大的境界,又会是什么样的神来之笔呢?
在五四运动之后,有不少文人学者也留下了很多古体诗,但为大众所熟悉的并不多。白话文运动让中国的文字,在走向变革的同时,也冲淡了底蕴。
我们现在如果能写的就是无拘无束的自由体,字数长短格式押韵全是由自己来定,但这样仍然很少出名篇。
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到的呢?这是这次阅读要关注的点。
回顾此前的100年,在古体诗的创作和影响方面,毛主席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读诗不是目的,而是读书读诗,追仰先贤,见贤思齐。
附录:
在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也就是1993年,有一首纪念主席的诗出现。现在读起来,仍然回肠荡气。(如果能从网上找到朗诵视频,听一遍,感觉就更好。)
人民万岁
作者|王怀让
你从韶山水田的黄色的阡陌上走来
你从安源煤矿的黑色的巷道里走来
你从湘乡的那棵垂挂着许多苦难的老槲树下走来
你从长沙的那口映照着许多血泪的清水塘畔走来
你走来,径直走上天安门城楼
向着创造历史的人民
用深沉的湖南口音高呼
──人民万岁!
你从可以望到民族志气的上海望志路走来
你从可以看穿世纪烟雨的南湖烟雨楼走来
你从八百里井冈的很有特色的中国的秋收里走来
你从二万里长征的很有气魄的中国的长跑中走来
你走来,大步走上天安门城楼
向着改造历史的人民
用洪亮的湖南口音高呼
──人民万岁!
你从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走来
你从顿失滔滔的大河上下走来
你从《史记》里的秦皇汉武的赫赫武功中走来
你从《资治通鉴》中的唐宗宋祖的奕奕文采里走来
你走来,很现实地走上天安门城楼
向着扭转乾坤的人民
用可以穿透乾坤的湖南口音高呼
──人民万岁!
你从照耀人民智慧的西江月辉里很抒情地走来
你从奔腾人民力量的满江红浪里很激情地走来
你从《送瘟神》的浮想联翩的兴奋的韵脚中走来
你从《到韶山》的夜不能寐的振奋的平仄里走来
你走来,很浪漫地走上天安门城楼
向着叱咤风云的人民
用可以驾驭风云的湖南口音高呼
──人民万岁!
你走上天安门城楼是为了高呼人民万岁
人民才用自己的身躯把天安门托得如此峨峨巍巍
你走上天安门城楼是为了高呼人民万岁
人民才用自己的血汗把天安门染得这样如描如绘
这就是你教给我们的真理
呼人民万岁的人,他活着的时候
人民才会向着他高呼万岁
你走上天安门城楼是为了高呼人民万岁
把握历史的人民才会让你在史册上永放光辉
你走上天安门城楼是为了高呼人民万岁
主宰世界的人民才会让你在世界上万古永垂
这就是你教给我们的哲学
呼人民万岁的人,他走了
他的思想却可以万岁万万岁
──人民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