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比生活条件差的话,比一些人是好的,要比生活条件好的话,是比不上其他人的。现在自己的情况就是不会饿着,不会冷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是有的。但想追求更高层次的,在现在是不现实的,或者说自己是没有能力去做到的。
比苦肯定没有以前的人苦,肯定没有父母那一代生活得苦。如果他们有现在这样的条件,可能他们会比我们更努力学习,可能他们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可惜的是他们生不逢时,那个时候的条件还不允许他们可以想读书就读书。
他们为了生活,他们学会了很多东西,他们能吃苦,特别是对于父亲那一代的男人。开车是必须会的,村里随处可见四五十岁的农民开着车,当然不是小轿车,而是用来载农作物的车。
是啊!作为农民他们不学会开车怎么行,难道还要像以前一样用人力来拉,这个不是更辛苦。不过在条件不好的时候,他们就是用人力来拉的,辛苦是肯定的。
他们除了耕田种地之外,肯定还要干其他的工作,不然就靠那点收入是很难养活一大家子人的。因为是在农村,一般孩子都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所以经济方面肯定会紧张。那他们没有什么文化水平,他们能做的就是苦力活,就是当建筑工。
干的是体力活,在太阳底下晒,开工早,收工晚。还有做一些其他杂工的,像砍竹子,帮人装修房子什么的。无一例外都是体力活。
这些农民在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就是收获的季节,那时候你会看到田间地头都有人在干活。有些人家为了能多干一些活,为了能快一点完成田间地头的活。从早上出门到太阳下山才回家,一家人一天都是待在外面干活。那些在秋天会有的景象,夏天太热会中暑,不能一天都在外面待着。
我知道有些人是耕田特别多的,十几二十亩去,白天太阳太大就晚上才开始干活,靠着月亮的微光。开着耙田机,在夜里忙碌着。
这些是他们为人父母之后做的事情,他们年轻的时候,可能连吃饭都是问题,或者说只能解决吃饭问题,其他的就没有条件去解决。
可能他们在年少的时候,也曾有过梦想,也曾想过要怎么样,可当时的条件不允许他们那样做。留在他们记忆中,给他们最深刻的,可能就是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所以他们至少要解决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其他的才能去想,才有机会去做其他的事情。
当他们为人父母了,他们就把他们的希望放在自己的儿女身上,希望他们可以好好读书,然后出人头地。
可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我们没有饿着,没有冷着,家里人尽量给我创造好的条件,我们没吃过什么苦,就不知道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情都不考虑后果,做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没有自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