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四大原则

亲密性

原则:将相关的元素放在一起,组成一个个单元,物理位置上的靠近,让这些元素看起来不再是杂乱无章的随意陈列,而是有逻辑地分类别呈现。这些元素必须要相互关联,这样读者看起来,才会很快理解其中意思。

很多新手不敢留白,喜欢将整个画面塞得密密麻麻。其实,空白也在传递着一种信息,即不关联的信息。

亲密性的目的是在于明显地传递正确的信息给读者。根本目的是要实现条理性。如果内容呈现有条理,会更容易阅读,更容易被人记住。

确定亲密性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注意自己是如何阅读的,视线如何移动,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沿着怎样的路径,是否能找到重点。这些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如何实现:微微眯起眼睛来,数一数整个页面上有多少个项目,如果超过3-5个,就需要分析一下这些项目,列出其中有关联性地,在物理空间位置上,让它们接近,使之成为一个视觉单元。

对齐

对齐会创造出一个安静的中心,让读者一目了然。

一个界面最好只用一种对齐方式。

初学者经常会使用居中对齐,这是一种看起来稳重、安全的对齐方式。但也比较乏味,看起来很中规中矩。比较适合较为正式的文档。建议大家一开始就尽量避免居中对齐。通过明确的左对齐或右对齐,充分利用亲密性,可以让设计有较大的改观。但也不是说绝对不要用居中对齐,而是不要把居中对齐作为默认选择。

如果文档给人杂乱的感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对齐。人的眼睛都喜欢看到有序的事物,这会给人一种平静、安全的感觉。

找一条明确的基准线,并坚持以它为基准。

应当找一条明确的对齐线来进行对齐,如果有照片或图片(有明确的直边),可以沿着照片的这个直边与文本的平边进行对齐。

对齐的目的是要使页面看起来统一且有条理。

要注意无论元素放在哪里在页面中都要有与之对应齐的元素,尽管这两个元素的物理位置可能相距较远。

重复

元素要在设计中重复出现。元素可能是一条粗线、一种字体、某个项目符号、某种颜色、某种空间关系等等。

如果一个画面中前后是粗字体,中间是细字体,视线会在两种粗字体之间来回跳,这会把真个作品连在一起,提供统一性。

使用重复原则时,也可以把现有的元素从设计中抽出来,根据这个元素形成一个新的设计。

重复会为作品带来专业性和权威性,因为重复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设计决策。

设计中视觉元素的重复可以将作品的各个部分连在一起,从而统一并增强整个作品,否则各部分只是彼此孤立的单元。

重复的目的就是统一,并增强视觉效果。

最初可以将现有的元素进行重复,等熟悉重复这种思路后,可以创新新的重复元素,来增强设计并提高信息的清晰度。

一致性才会产生重复性。

对比

对比是增强页面视觉效果最有效的途径。要想实现有效的对比,对比一定要强烈。如果两个项不同,要实现对比效果,就要截然不同,千万不要畏畏缩缩。如果两个元素虽然不同,但是区别不大,就不是对比,而是冲突。

在新闻简报中如果出现了又高又窄的列,就应该在水平方向出现一些突出的标题,在页面上形成对比。

对比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增强页面的效果,让一个页面看起来有意思,增强可读性。另一个是有助于信息的组织,让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一项到另一项的阅读逻辑。这两个目的相辅相成,不能分开。

对比元素不能让读者混淆,不能错误地强调重点,即把不该是重点的元素强调了。

四大原则应用

把信息归入逻辑亲密性;利用对齐,找到并制造重复性元素,加入对比。

不要害怕在设计中留有空白,这能让读者的眼睛稍作休息。

不要害怕设计是不对称的,使用非居中的格式,往往能带来更强烈的效果。

不要害怕元素或特片设置得过大或过小。

提高视觉敏感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内容来至于《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的读书笔记 一旦能够说出东西的名字,就会很容易注意到它,就会掌握它,拥有它,使它在...
    卧龙小阅读 617评论 0 1
  • 好的设计究竟好在哪里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很多各种形式的作品(广告、APP界面、幻灯片……),当这些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
    xmingo阅读 13,626评论 0 16
  • 本书讲了什么 复杂的设计原理在本书中凝炼为亲密性、对齐、重复和对比这4个基本原则。作者以简洁明快的风格,将设计所必...
    少穻阅读 2,195评论 0 14
  • 我是嗜血幻紫瞳,你们可以叫我小雪! 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不好的地方请多包涵! 偶是处女座! 偶是学生! 偶喜欢的颜...
    嗜血幻紫瞳阅读 258评论 1 3
  • 【作息和运动】本周有两个晚上12点睡觉,就是刷手机,太浪费时间了,以后10点半发完阅读打卡的朋友圈就关手机。早上5...
    马净1887阅读 1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