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便利店火了,无人便利店更火,最近的消息是娃哈哈和人工智能在零售领域的领军公司深兰科技签定的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Go无人店协议,这一下把无人便利店推到了风口浪尖。
当然,实体店因为自身的很多不足,导致了前几年被很多人唱衰,店面资金昂贵,人力成本高昂,网店布局不合理等,一直制约着便利店的发展。而自从便利店从零售店变成线下流量入口之后,各路资金纷至沓来,仿佛一夜之间便利店成了香馍馍。而无人便利店,更让人觉得是便利店的替代,零售发展的趋势,下一个风口。
无人便利店真的有人们想象中那么美好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成本,本来无人便利店的设立初衷就是因为便利店的人力成本过高,导致经营困难,好的我们简单算一笔账:
假设一个便利店4名员工,每个人月薪3000元,则人力成本为:
3000*4*12=240000元
现在我们还不知道TakeGo的具体的成本和售价是多少,但目前应该价格不菲,毕竟产量还没有上去,未来随着量产数量的增加,价格应该会有几何级别的下降。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虽然在人力方面降低了成本,但由于没有人值守在店中,在一些商品机器视觉的图像识别,卷积神经网络、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生物识别、生物支付等很多前沿的技术方面需要有比较大的投入。先不说这些技术本身的成熟性如何,就在这些技术的投入上肯定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将这么多前沿技术集于一身的无人便利店也将会受到成本的挑战。
现在实体店另外一个被广为诟病的就是高房租了,而TakeGo正是想解决原来便利店这个痛点,但问题来了,TakeGo也是需要占用地方的,而且如果是移动的商店,对于占用的地方的空间要求更高,毕竟一个活动的物体,肯定是比一个股东的物体需要更大的施展空间的,这是基本的常识。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到处可以跑的TakeGo会被放置在哪里呢?除了一些宽旷的广场和街道边上,还真的很难想象可以更多的出现在什么地方。当然,放置位置除了受空间的制约意外,你以为城管是吃速的吗?之前共享单车的乱摆放,有多少是被城管给关了禁闭,如果TakeGo乱摆放的话,后果可能更严重。
而这种空间的限制可能恰恰会对这种便利店的便利产生最严重的影响,全国的几百万家士多店和便利店,就是因为可以出现在任何人们需要的地方,因此才因为便利被人们所喜爱,但如果TakeGo们无法出现在狭窄街道和北京胡同,上海弄堂中,就像共享单车一样,当你离开了地铁口,或者小区附近,想寻找一辆共享单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TakeGo们无法在数量级别上和现有的便利店进行抗衡,那有可能的结果就是作为一种补充,出现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而在这一点上,那些无人售货机可以基本上可以秒杀TakeGo们了,无论是在占用场地大小,还是放置位置的适应性上,无论是从投入成本,还是后期的管理上,目前已经存在的成千上万的无人售货机,已经可以很方便的为我们服务了,24小时,给我们带来了便利的服务,但依然现在无法成为零售的主流,而这些问题和现在的无人售货机相比TakeGo们都无法很好的解决。
从销售物品的结构上来说,现在的很多便利店内熟食、现煮咖啡等很多产品的销售占比比较高,例如爆品牛肉丸等,总是有很多人在排队购买,而这些高毛利的产品,在一个无人便利店内,实现起来难度会比较大一些,因此无人便利店会选择一些标品进行销售,势必会影响便利店的盈利。当然,对于一部分喜欢和人打交道,而不是和机器打交道的人来说,也许无人便利店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最后,不得不说说创业的中国问题,这个问题在共享单车项目项目中,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现在无法统计有多少的共享单车被破坏,被据为己有,被失踪,关于这方面企业所承担的成本,创业公司都秘而不宣,反正花的都是投资人的钱,咱不差钱。而当无人便利店闪亮登场之后,在中国密如织网的士多店,夫妻店,会不会去人为破坏,造成消费者有不好的体验,造成无法开门,里面的产品会不会像超市一样,被很多人破坏,特别是一些食品,会不会有安全问题,如何防小偷等等,正如我们面对一辆被拆解的七零八落的共享单车没了骑行的兴趣一样,对于TakeGo们维护,也是一项摆在经营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当然,新鲜事物一开始登场,一定会吸引到大家的目光,对于一些喜欢新鲜的消费者也会去里面逛逛,顺便买瓶可乐体验下,但是新鲜过后,它会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不断持续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像使用楼下街角的便利店一样的,让我们天天使用吗?
也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