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学习型社会,如果不认清学习的情境、本质和目的,学习可能是少有成效的,在某种程度上将阻碍人的成长。
一,学习是什么?
对待学习的问题,就犹如古罗马神学家圣·奥古斯丁追问时间一样,他说时间是什么,如果不问,我大概还知道它是什么,如果真的问我时间是什么,我却不知道时间是什么了。
在《学习的本质》书中说,从概念上讲,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混合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它既可指理解、认识、记忆发现、经验获得、又可以指调动已有的知识。从元认识层面上来说学习的本质就是六个字:感知、复习和记忆。
在《礼记·月令》中说〝鹰乃学习〞,意思是每年夏初,刚孵化出的雏鹰模仿老鹰的飞行,一次一次反复试飞最终学会了独立飞行。这就是最早称为的学习,顾名思义乃是模仿、复习、温习的意思。
二,学习为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有三种境界:感性,理性和悟性。在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是〝知〞即知道的意思;在理性的阶段,认识主体把感性认识所获得的材料进行了加工,这时获得的是〝真〞,即更全面更深刻的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三个阶段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这个阶段获得的是〝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博古通今、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心有灵犀一点通、一通百通。
在学习的目的上有两种观点:一是学以致用,二是学以致知。前者关注的是这有什么用,主张〝君子强学而力行〞。而后者却追问的这是什么,这为什么,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这是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观点。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即学以致慧或学以增慧,智慧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学习的根本目的。也许普通学习者与大师的人才区别就在这里。
纵观中外一切的杰出人物,无论是自觉是不自觉,他们都进入到读书学习的悟性境界,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当中写到人生的境界有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一个人在觉悟状态下做他所做的事,这对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是由于有了高度的觉解。这个〝觉〞乃万妙之源,恐怕也是〝慧〞生之源吧。
有人说,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干。在娱乐上,学问的用处是幽居雅静。在装饰上,学问的用处是辞令。在长才干上,学问的用处是对于事物的判断和处理。这也是〝学问变化气质〞的另一种解读吧。
梁启超说:〝学莫要于善观。善观者,观滴水而知大海,观一指而知全身,不以其所己知蔽其所未知,而常以其所已知推其所未知,是为之慧观。〞每个学习者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你有没有想过:你真的会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