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餐的时候,我对跳跳说:“吃完饭我陪你玩哦。”但是吃完饭之后我没有马上来和他玩,而我在收碗去厨房准备洗碗。跳跳说:“妈妈你不是说陪我玩吗?”我说:“你等我一下,我要去把碗洗了再陪你玩好不好?”跳跳说“那我来帮你收碗吧!”,马上他就自己拿着桌子上的碗送到厨房去了。他只拿了一个碗和一双筷子去了厨房。我把剩下的碗拿到厨房,看到他在洗菜池那里用水龙头冲碗。我说:“跳跳不要你洗,上面有油喔,我来洗吧,你洗不干净的。”他说:“我只是先把里面冲干净。”这个时候婆婆过来了,对我说:“我来洗碗吧,你去陪他玩。”
感谢我有一个好婆婆,其实我平时从来不洗碗的。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我发现自己做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
做错的第一件事情是:在吃晚餐的时候是我主动对跳跳说吃完饭就和他一起玩。可是吃完饭后,我没有和他一起玩,而是准备去洗碗了。所以开始我就没有表达清楚,我应该说妈妈吃完饭洗完碗之后就和你玩。所以很多时候孩子闹情绪,是因为父母自己没有表达清楚。
我做错的第二件事情:在他要我现在就和他一起玩时,我就应该和他一起玩。因为小朋友他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其实是很短的,他让你陪他玩的时候,如果你说等妈妈把碗洗了,我再和你玩。可是等你洗完碗的时候,他可能已经没有兴致要你和他一起玩了。他的情绪你没有及时地满足他,所以,等你有时间的时候他不一定有兴趣了。到时候等孩子长大了你又说,孩子什么话都不跟你说。你说什么他也不听,你会觉得他总在和你对着干。
我做错的第三件事情:没有及时地给予他表扬。他可能是想让我快点和他玩,所以他提出并且马上行动了,他把碗和筷子送到了厨房。这个时候我应该感谢他协助我一同做家务。这就涉及到一个道理,父母首先就应该明确什么事情该表扬孩子,什么事情该批评孩子。该表扬的时候表扬,他做正确的事情,你重复的告诉他这件事情是对的,你很认可,你很赞赏他做这件事情,所以他以后不需要你的任何奖励,他就会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他也为他自己做了这样的正确的事情而感到高兴。
我做错的第四件事情:他在洗碗的时候不应该打消他的积极性。长此以往,等他长大了我肯定会埋怨他不会做家务,什么都不帮忙,我一个人做累死了。累死活该,是我自找罪受的。
昨天看到我的朋友圈里有一个爸爸,发了一个说说:我的牙诶,喂他吃饭他不肯,硬是要自己吃。一个刚刚能拿勺子自己吃饭的宝宝,尽管他动作不熟练,速度很慢,但他肯定是非常高兴自己能把饭送到自己的嘴巴里的,他很享受这样一个过程。可惜呀这个爸爸连他宝宝自己动手吃饭的权利也要剥夺吗?等到时候孩子长大了,还不会自己吃饭,还要喂,到时候他可能又会抱怨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能自己吃饭了,他还要喂啊,烦死了。
这是我通过一个不超过5分钟时间自己与跳跳之间的对话,发现自己有很多隐藏的、不可忽视的错误对待孩子的习惯。我现在对自己说,做错了不可怕,努力改正就好了。可怕的是自己做错了,而不自知!
说到底,我和跳跳之所以有这样的一段对话,都是因为我有一个坏的思维习惯。而习惯的影响是非常强大的,强大到你做一件事情不需要任何思考。好习惯如此,坏习惯同样如此。希望通过我对自己坏习惯的反省,能给各位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