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里成为大商人大企业家的,自主创业成功的,几乎没有。
马云的股东里,有大律师,黄光裕的合作伙伴里,也有。他们还是以辅助者的身份出现,他们的存在意义还是个参谋长之类,和以前担任法律顾问的时候相比,他们的身份是股东了,但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存在体现,还是律师的,改变不大。马云和王健林们,也不是一上来就是首富,他们都有一个出身,马云是老师,王健林是军人,还有农民和工人,也有知识分子,律师自己领衔做出一番大事业成功的,目前看还没有。
这和律师这个群体的条条框框有关。
一个是法律的条框,一个是人生的。
律师这个行业做久了,会有一定的思维固化,律师一生为别防范风险,见的风险和纠纷太多了,见的法律约束太多了,所以这让律师形成了严谨和相对刻板的作风和性格。律师好像胆子很小,什么都不敢做。
法律当然是要遵守的,而且应该模范遵守,但是行业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有时候是需要一定的突围的。很多改革是从法律的边缘开始的,解放思想也很重要。现在看来,是开放搞活,但是在那时也可能就算投机倒把。循规蹈矩是不能引领时代潮流的。
法律之外的人生条框,是自我定位,也是一种知止精神。
就像当年的绍兴师爷,师傅教徒弟,家长传后代,行业里口口相传,律师行业的文化理念就是轻资产,为他人服务,所挣的服务费,就是占标的额度的百分之几或者千分之几,或者按照小时付费也可以,只要是按时支付不打折扣,律师们已经很感满足了。就算是律师里的老板,那些开律师所的人,和真正的企业相比较,也不会有多么大的投资,无非是办公室的租金和人员工资,律师所不用什么原材料,不用什么大机器,律师所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律师的经验和能力以及操作手段。
也可以说律师是小富即安,律师们普遍还是有知识分子的品格,挣那么多钱干什么呢,那不是律师自我价值的体现,律师的价值还是在于公平正义这些词汇里,能真正的帮助到别人。其实企业家做到一定程度,追求的一样是社会责任,是对就业的解决,对社会形态的助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追求者的追求是一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小富即安翻译一下就是知止精神,再翻译一下,就是挣钱有够,毕竟要有名人说过,多少钱是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