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本书是想看又不敢看,《三体》是其中之一。
在这之前犹豫很久,不断回想起大学时代第一次看的时候造成的心理阴影。
小说的内容其实已经记不太多,但感觉记忆犹新。
以致看完第一部之后就没敢接着往下看,期间一直想重看,屡次想起,屡次作罢。
最近几年科幻挺火的,即便不喜欢科幻小说的人,对《三体》应该也不会很陌生。
《三体》一共分三部分,我看的是第一部——《地球往事》。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在大兴安岭建立了一个红岸基地,目的是探索外星文明。
叶文洁作为一名下乡知青因为曾经发表过的一篇论文而被带入基地从事辅助技术性工作,在基地里,叶文洁时常为自己所感所见人性之恶而困扰。
她见到自己坚持科学的父亲惨死于学生的皮带之下;见到母亲为了明哲保身不仅和父亲划清界限,更是站出来带头批斗;见到狂热的人类将大兴安岭的森林成片地砍伐,基地周围的鸟类因为辐射而成群死掉;见到海洋因为石油泄漏覆盖着的一层层黑色油污,裹挟着死去的海鸟。
见到《寂静的春天》。
见到美好但脆弱的地球被人类摧残着。
一次偶然的机会,叶文洁通过向太阳发射电波,通过太阳的放大作用,电波被传播到更远的宇宙。
终于有一天,她收到了来自外星的回应,三体星接收到了来自地球的信号,但这个回应只有叶文洁一人首先看到,那是一封警告信:
我们的星球会去入侵你们的星球,不要回应,就无法发现你们星球的确切位置。
可叶文洁还是回应了,她希望能有一个新文明来改变地球。
三体星是一个在恒纪元和乱纪元之间随机转换的世界,受够了恶劣环境的三体人于是立刻派出星际战舰入侵地球,而战舰会在四百五十年后抵达地球。
他们担心四百五十年后地球的科技会发展到足以抵御自己的高度,于是先派出了两个智子阻止人类科学向前发展,并且通过三体游戏吸引更多的类似叶文洁人组成人类叛军,暗杀科学家,为科学设置障碍。
刘慈欣写的很有技巧,有悬念有插叙,我讲梗概就很平铺直叙。
故事的内核其实挺简单,极端的人作出了极端的事情,最后发现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令我产生心理惶恐的不是故事,而是它所展示出的一种无限性。
空间和时间都具有的无限性。
宇宙的浩渺无穷,使地球整个文明都显得微不足道,再具体到每一个独立的个人身上,真的就如同蝼蚁一般,何谈伟大?
时间的往来无垠如荒涯,人类文明之前之后都似是无穷无尽,在时光的长河中,几十年不过一个点,微不足道,何谈千古?
我像书中的叶文洁一样深陷在矛盾的陷阱之中:
“有时觉得生命真珍贵,一切都重如泰山;有时又觉得人是那么渺小,一切都不值一提。”
第一次读《三体》的时候我大学还没毕业,又很少看科幻,从未接触过这么细致入微的宏大描述,因此这种自我怀疑深深打垮了我。
认知有限和人生苦短这一现实苦苦折磨着我。
后来发现产生这种感觉的并非我一人,奥巴马也看《三体》,他觉得这本书深刻讲述了宇宙的命运。
“相比那个宏大的世界,国会的那些破事简直太渺小、太不值一提了!”
我彻夜难眠,只好去求助一个科幻迷的朋友。
他说:“你不要去想,只管活着。以后你会发现要你操心的事情多着呢。这些终极哲学,你自然就会忘掉。”
好几年,我没敢再碰科幻。
这次重读,合上书页之后,我也去反思自我的意义。
最终自我走向无我,虚无是所有事物的终点。
于是滑开手机,看最近的房价,看工资单,看下周的工作表,想又要多跑几公里去上班,有无出差补贴可以拿?
只是每当看到头顶星空时,仍然会想起无边无际的时空。
和这样宏大背景下的自己。
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漫长的。
而我们的死亡是永恒的。
再思考下去,上帝又要发笑了,人生经不起思考,去活着就好。
面对生命反复的诘问,我要像第一个发现地球的三体人一样警告自己: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