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沟通你需要准备哪些?
人与人之间最不可或缺就是沟通,工作中也经常会跟同事沟通、开会、闲谈、处理问题等。那么你真的会好好沟通吗?你是否遇到过三言两语说不清,道不明,就开始「撕逼」大战了呢?如果真遇到以上情况,你会如何应对呢?接下来,看看我的做法吧。
针对沟通问题,先明确步骤:采用三步走战略,沟通前、沟通中、沟通后。以下分析就拿工作中开会举例:
1、沟通前
(1)先明确本次会议主题,提前准备会议材料。
(2)如果允许,可以在正式沟通前,找主要参会人大致阐述一下本次会议主题,并询问安排XXX时间是否合适,若不合适,可及时调整会议时间。
(3)通知参与各方,具体时间、地点、需要携带物品。
2、沟通中
在沟通中,一定要学会结构化表达。先整体,后局部,让大家有个整体概念,明确会议主题。切记一开始,就开始细节,很容易让听者迷糊,不能很快进入会议状态。
会议开始前,可提前5分钟,把本次会议内容(文件)发给每个参会人一份,在大家都有大致了解后,开始会议。在会中,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旦遇到问题,答疑解惑后,稳住心态,一定要能从容的继续,回到正题上。
有时候,确实会因为观点不同而争论,导致现场情绪化。此刻,作为主持人,一定要有强大的心理,不能一时乱了心神和分寸。这种情况下能做很好不容易,要么是见得多了,见怪不怪;要么就是前期准备充足,私下针对各种突发事件都做好了心理预期,就不会在会上尴尬了。
在我们的测试用例评审会中,我就发现存在沟通问题。我们组有 2 位测试同学,针对本次迭代,两人分工不同,每人各自负责一部分。本来没什么想法,就是知道要用例评审,但是整个过程下来,会有一种感受,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吓一跳。
因为 2 位同学的表达风格不同,一个很有条理性,先整体后局部,评审时间也不长,效果不错,会中相关问题也及时解决。另一个同学,一开始就讲局部功能,我差点没进入状态,一下子就把所有人带入细节问题讨论,耗时时间长,并且发现他本身对需求理解深度也不够,问题较多。
在这次沟通中,其实第二位同学,完全可以私下提前多跟产品明确需求细节,及时更新用例,在沟通中能说清楚说明场景、意义、方向。如果他前期准备充足,那么会节省很多会中时间,效率也会高。
3、沟通后
沟通后,也就是会议后,一定要及时把会议纪要发出来,通知相关参会人,需要让大家明确,特别是针对会中讨论的结果,尽量做到清楚明了。
而且针对调整部分,最好在纪要中明确指出,具体内容落实到人,以及完成时间。明确到人,是防止事后扯皮,你推我,我推你,没完没了。定截止时间,是便于下一步更好的推进工作。
写在最后
最后,沟通的方式有很多,沟通的技巧学学也有必要。这里推荐大家一本书,脱不花《沟通的方法》,里面讲述如何结构化倾听、沟通三大原则、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让你轻松做到你与他人“如沐春风”的对话。这说明,沟通真的有技巧,一定要学会合理利用,做一个人人都愿意跟你闲聊的人,一个能持续收获他人喜爱的人,一个能让自己发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