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从操场穿行时,风里都裹着孩子们的喧闹——好几个班级正上体育课,老师大手一挥,自由活动的指令刚落,满场便撒开了星星点点的身影。我脚步放轻,怕扰了这份鲜活,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乒乓球台旁的两个小小身影勾住了。
那是两个穿着干净校服的小姑娘,洁白的上衣衬得脸蛋格外透亮,胸前的红领巾被风轻轻一吹,便跟着脚步晃呀晃,像两朵跳动的小红花。还没走到她们跟前,一阵清脆的笑声就先飘进了耳朵里,带着点雀跃的试探:“你敢不敢跟老师打招呼呀?”
我心里忽然泛起一丝细碎的欢喜。这两个孩子我不认识,不是我们班的,想来是在打什么小赌。脚步下意识慢了些,好奇地等着看这场“小挑战”的结局——她们会真的开口吗?
没等我多想,已经走到她们面前。下一秒,其中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姑娘眼睛一亮,没有半分犹豫,仰着小脸大声喊出:“老师好!”声音响亮得像枝头的百灵鸟,嘴角还扬着甜甜的笑,那笑意从眼睛里漫出来,连带着红领巾的晃动都多了几分雀跃。
我立刻笑着回应:“哎,你好呀!”目光转向旁边的小姑娘,她攥着衣角,眼神里带着点没敢迈出第一步的小羞涩,虽没开口,却也悄悄抬眼望了我一下。我微笑着,又朝她俩说了句“你们好呀,乖!”
说完,我继续向前走,没走几步,身后又传来一阵更欢快的笑声,带着藏不住的得意:“我赢了!我赢了!老师真的跟我打招呼了!”那声音里的雀跃,像颗小石子投进水里,漾开一圈圈开心的涟漪。
我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两个小姑娘正凑在一起叽叽喳喳,手指还轻轻点着对方,阳光落在她们的发梢上,镀上一层软软的金边。原来在孩子的世界里,开心的理由可以这么简单——一场小小的打赌,一次勇敢的开口,或是老师不经意的一个微笑、一句回应,都能变成让他们足以雀跃许久的“大事件”。
其实走在校园里,这样的瞬间总在不经意间发生。不是自己班的孩子,只要听到那声清脆的“老师好”,我总会停下脚步,笑着回应。于我而言,这从不是什么“额外的事”,而是作为老师最基本的素养——回应一份礼貌,也是守护一份孩子心底的真诚。我也常跟我们班的孩子们说:“礼貌不是拘谨的客气,是把温暖说出口的勇气,要做个会打招呼、懂尊重的向阳娃。”
今天一天,不管是批改作业,还是给学生讲题,想起乒乓球台旁那个响亮的“老师好”,想起两个孩子雀跃的“我赢了”,我心里就像被晒过太阳似的,暖融融的。就像久雨后终于破开云层的阳光,不炽烈,却足够驱散所有细碎的疲惫,把一整天的心情都染得明亮起来——这份明亮,始于那声清脆的‘老师好’!
原来有时候,不是我们在照亮孩子的成长,反倒是孩子这些不经意的小举动、小欢喜,悄悄给我们的日子,添上了最动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