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谈小柴胡主证之目眩:
从感冒的角度,目眩这个主证意义不大,但是从少阳病来看目眩,还是蛮有意义的辩证点。就像不管是哪一种失眠,用了温胆汤,都会好一些,甚至好很多,那对于目眩,少阳区块的药的胜算是很高的,就是说一般人有晕眩,或许是脑虚,或许是痰饮,或许是水逆,可以吃小柴胡汤或者温胆汤,都会有某种程度的疗效。
平时,有晕车晕船晕机的情况,用科学中药的温胆汤或者是小柴胡汤,吃一点点,效果都非常好。或者在上飞机之前,就先吃好小柴胡汤或者温胆汤,不晕的几率都会高很多。所以,从杂病的角度,晕眩是少阳区块一个蛮好用的辩证点。
二、从伤寒的角度来认识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是经方中非常好的补药,又温和,效果又好,可以说除了肺没有补到,其他四脏都补到了。今天先从伤寒的角度来认识小建中汤,因为在虚劳篇还会讲到小建中汤。
从伤寒的部分,就从“麻黄九禁”不可汗的情况,需要小建中汤来打底调理再发汗;从“心中悸而烦”;或者肚子痛来认识小建中汤。如果是少阳弦脉的肚子痛,如果没有涩脉,就用小柴胡汤就好,如果有涩脉,说明血虚,津液虚,就要先用小建中汤。
1、【7.72】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
从这条中可知,小建中汤除了当麻黄汤的打底之外,用来补心肾气血阴阳,同时也是可以帮少阳药打底的方子。
涩脉,说明一定是血虚、津液虚,人很干,虚而气的滞涩不通会产生涩脉,而本体的脉又是弦脉,所以是一个少阳病的虚证。
肚子绞痛与少阳区块:当一个人肝胆之气郁结不顺畅的时候,往往就会转移到脾胃去,就会出现肚子绞痛,邪在胆,病在胃。而这种肝木克脾土的肚子痛,可能用小建中汤就能医好,如果没有好的话,再用小柴胡汤清一下少阳。如果是单纯的肚子绞痛,妇女月经痛等,直接喝小建中汤就能好,里面有大量的芍药发挥着把绞痛部分松开来的机能。
2、 【7.74】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悸的时候会烦,说明这个人虚而有热,意味着心阴不足,所以是心脏气血两虚的时候,才能出现心中悸而烦的状态。那种状态类似于肚子饿到发慌,发火的感觉。如果在感冒的时候,有了这种体感,说明气血阴阳两虚了,就需要喝点小建中汤了。
3、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胶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以甜故也。
伤寒这里的小建中汤方中甘草有一点只是在缓和药性的感觉,虚劳篇的小建中汤是放三两炙甘草的,很明显就是在补中焦之气。芍药加重一倍,说明整个桂枝汤的祛风的运行力量就会集中在中焦脾胃这一带。白芍要用炒白芍,不要用生白芍。
麦芽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味药,一是能够让药性更下沉一些,所以桂枝加芍药汤是增强中焦的生命力,而加了麦芽糖之后,除了滋补的效果,还会把桂枝或者肉桂的药性更往下压,到小腹部关元,就能够去补命门火。
4、小建中汤滋阴的效果很好,桂枝甘草补心阳,大枣补心阴,生姜去血毒,芍药养血柔肝,麦芽糖可以入血分。所以小建中汤除了可以增加消化系统的活力,还能补心阳,补肾,还能滋阴。还是经方中,补肝的第一要方。
5、小建中汤为何可以补肝?肝气郁结不畅,桂枝的荣平气可以把勾芒之气分解掉,一般认为,如果要疏肝补肝,用桂枝即可,如果要补肝又要补胆,就要用肉桂。因为胆跟三焦有关系,补三焦就用肉桂来补命门火,命门火旺了,三焦就旺了,三焦旺了,胆就旺了。而其中芍药是养血柔肝的药,能够让肝气顺畅,又能够滋养肝脏。而其中的麦芽糖、甘草、生姜、大枣,都是补中焦的药,要治肝就要先实脾。
6、我们也可以从另个角度来看桂枝汤,凡是可以改善人体微循环的药,都是可以帮忙清淋巴的药,所以所谓的三焦最物质化的部分淋巴,桂枝系的药是有用的。比如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桂枝汤都会作用到所谓的三焦少阳区块。
7、小建中汤的优势在于,桂枝汤底的结构比较有活性,让这个药性本身比较走得透。不过对于虚劳的人,吃小建中汤补得有效,还是需要运动,补药会更有效。
8、小建中汤加了黄芪之后,就是黄芪建中汤,是补三焦火旺的,就是黄芪建中汤可以先把灵魂的框架修好,然后再让这个漂亮的灵魂来导引肉体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