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买了本书《非暴力沟通》,网上风评很好,我还没看,先给了儿子。
昨天下午有一节阅读课,晚上儿子从学校回来,说他已经看了一半了,并说这本书最应该看的人是我,要我学学怎样正确地别人沟通。儿子说,在对别人提要求前要做到四点:观察、感受、需求和建议。所谓观察就是先看看别人当时的状态,然后感受他此时的心情和想法,再说出你希望得到的结果,最后提出一些能实现这个结果的建议。
看来他当真是很认真地看书了,竟然记得这么清楚。我一脸认真地听他讲,这对我来说的确是新知识。说完后,他叹口气:“不过这个太复杂了,要是说什么都要这四步,怎么可能做到嘛!”
说实话,我一直是一个说话不太过脑子的人,尤其是在家人面前,所以家里总是火药味很浓,动不动就会吵翻天,可能真的是太不注意说话的技巧了,可是如果连说话都变得有技巧会不会缺少一些真情?
我问儿子要不要洗澡,他说要,眼看十点多了,我催他说:“那你快去洗,快快快!”
儿子不紧不慢地要去拿东西,忽又转过身对我说:“你应该先看看我现在在干什么,然后告诉我你想让我洗澡,再说说洗澡对我的必要性······”
没等他说完,我飞快接过来,一口气不换地说:“你看你的头发都油了,时间也不早了,明天还要早起,如果现在不洗就来不及睡觉了,你现在马上去洗澡,这对你有好处。”这得多说多少话啊?
一直和他说话,竟然忘了火上还煮着两个鸡蛋,直接煮干锅了,现在的记性真是已经差到有安全隐患的地步了,等他洗完澡出来,屋里正弥漫着一股糊味,他皱着眉头叫起来:“快去把厨房的窗户打开!”紧接着又说:“我不能这么说,这是强制命令,属于暴力沟通。······我应该怎么说?”
看他已经快走火入魔了,我说:“也用不着每句话都要这样吧?累不累啊?只要有这个意识,平时说话能注意一下就行了。慢慢改变,等你的思维形成了这样的定式,肯定就可以很自然地做到非暴力沟通了。”
看到儿子能用心看书了,这已经是一件让我很欣慰的事情,看到他还能从书中吸取到养分,更是让人欣喜。要再买些适合的书给他读了。
其实家里的书很多,他的床头也已经堆了好几本书,契诃夫、莫扎特、阿城,他都是挑着看,只看短的、描写相对简单的、故事性强的文章,今天他从书架里找到了《围城》,说想看。这书老师倒是推荐过,但是我不觉得适合他,我翻开书给他看,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景物描写,别看他年纪不算小,但以他看小说的水平,应该受不了。前几天还说想看《人间失格》,不知是不是现在的高中生都喜欢,他说他们同学有人在看,我觉得小说的内容过于灰暗,不建议他读,但他说他已经看了一些,觉得还可以。我不知道他是真喜欢,还是猎奇,反正直到现在他才算表现出了对文学作品深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看,这虽然是我一直期望的,但时间点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临睡前他又要聊天,看他回来后一直没看书,我问他是不是最近对学习有些懈怠了,他说是,他们老师说他们整个班都变懈怠了。或许是繃着的弦得放松一下,不过我还是嘱咐:“他同学懈怠了你也得抓紧,因为你本身底子就不够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