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安妈每天同样的5公里跑步,每公里是6分多钟时,我看着自己每公里9分钟的成绩,心中有种莫名的挫败,我并不喜欢太刻意去攀比,但是跑步这件事,我自己已经反思过一段时间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跳不出舒适区,坚持每天5公里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但是速度一直提高不上去,自己甚至还安慰自己说没事跑步就是为了健身又不是去比赛。
可是,只有我的内心才更清楚,我需要提速,提速意味着我的跑步时间变短,我可以多出一些时间做点别的,这对于宝贵的早晨来说,真的很重要。可惜,我很久了,一直都突破不了,好不容易提速两次,好吧,两次都跌倒,第一次跌得严重,导致自己半个月没能再跑步。这让我一想起来就心有余悸。
跑步对我的困扰还能让我忍受,但写作呆在舒适区跳不出来就让我没办法原谅自己了。自己写作也写了将近6年了,从心理上的疗愈到慢慢走出很多人生困惑,今年的我看起来状态好了很多。可是,文字却依然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很有幸得到树丰老师的指点,但是自己依然很是迷茫。而今天TOM老师对我文字的点评又一次戳到我的痛点。老师不至一次说过我的文字,写的时候要考虑是给谁看的,那时我就在想,之前为了自我发泄,自然更多的类似日记,写给自己看,但是现在这种语音分享的内容就不一样了,我写出来是要分享给别人的,这样的话别人看文字就要有所收获,如同我去看别人的文章同样的道理,就是想从中收获到一些内容。但是如果我一味的写给自己,而没办法让别人有所收获,那么我的文字就没有价值,我想掏出来的内容就显得很无力,无法影响到别人。
那我到底该怎么做?昨天晚上我写的夫妻相处,当时写得很吃力,吃力的点我自己没有捕捉到,但是自己感受那种吃力,那种想突破却又无从突破的感觉让自己不知所措,但是还是逼着自己把文字写完了。我把自己堵在一个点上,动弹不得。
今天文章发出去之后,TOM老师对我的文章进行了点评,首先题目没起好,这是我的弱项之一。其次,老师希望我能换种思维,不要再只想着分享,因为我们讲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知道道理,但做到很难。我除了分享之外,就是能够自己做过的并有所收获的拿出来转换成可行的可操作的推荐给大家,让大家觉得有用,并看到后拿去用还真的可行。这样的文字才是有价值的文字。
刚刚我尝试修改了昨天的文字,把描述自己的大段大段删除,而是用自己的经验推荐别人如何去做。不管修改的结果如何吧,最起码我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看到了问题,并尝试去行动了,后面就需要我不断的思考,精进,并刻意练习。
包括今天下午和好友电话聊天,我和她分享的,也许写作和练习声音是我下一步要努力精进的方向,剩下的时间除了把口才训练的作业完成之后,我就要着手寻找这两个的资源并安排我2017年的学习计划,声音如果没有大的变化就用洁推荐给我的声音里,写作的话我想一定会在我需要的时候找到合适的学习社群。
想起那晚做的梦, 今年已经出现过两次,坐电梯,但是晃的很厉害。百度搜了周公解梦,从迷惑到定位,我感受到体内要爆发的力量,我需要把这些力量转换成前进的动力,心中有梦,追的过程虽不易,但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