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论是取笑文艺青年还是取笑程序员,都没有变坏。
一
手头有几封搁置了太久的信,久到所有的祝福都早已过期,久到不刻意维持就全部散佚。有那么一两个下午,我跑遍了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所有的报刊亭,而在第八声抱歉之后,我终于确认,邮票在这座城市已经被统统流放。
二
《超体》里脑潜力开发程度呈指数级上升的LUCY说:“我感到我身体里人性的部分在不断减少”,当时我坐在影院里心中一凛,似乎脑的强大总会带来心的衰弱,似乎理智与情感从来是此消彼长的敌对势力。
三
我明白的,理智归属神性,而情感乃是人性。从前我尝试理解相对论时,突然领悟:人类的一切美丽,原来都是因为我们的愚笨与渺小。
那一点对时间的失控,是我们得以生而为人所必须具备的缺陷,逃不过的。有生老病死,有爱别离怨憎会;才有喜怒哀乐,有贪嗔痴有忧怨惧。全知全能的神啊,一念起往返大千,一瞬间得失所愿。有哪点求不得?人那一点美丽的烦恼优雅的哀愁,在更高位面的生物眼里,都是狗屁不通的东西。
四
不谈原始是鸿蒙未开,较之于古,我们似是麻木了些敏感的神经,丢失了些抒情的修辞。于是再念古诗,读那些愁绪再不像夸张,无高铁,无电话,薄薄一纸书信,难怪「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五
我无意在此怀古,有的是凭吊的人。现代社会钢筋水泥,你我都淡漠,想当初动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再往前看些,点赞点蜡麻醉了痛感神经,虚拟互动取代了肉身陪伴。悲乎,哀乎?
六
恕我不能作答。
但是真的,你看娱乐至死里所有的预言都成真,可是你我的中枢神经依旧保有痛感。我相信技术与媒介本身具有偏向,恐惧只是一个新旧代替的应激反应。而人性的伟大与自主性恰恰体现在,我们可以调节自身以适应技术的进步,这是人类的群体进化过程。
文明本身是反自然——压抑每个人的欲望与本性以提升群体的创造潜能,技术本身也是束缚——在每一个选择中限制一定自由以拓宽人类可选择的阈限。离开语言和文字,照样无法顺利表达自己。世界上本有亿万种颜色,在文字的世界里只剩下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加上无数的定语,孔雀蓝,胭脂红,柠檬黄,美美美哉,无奈也只剩下百十来种,所以为何不回到那个还不会开口说话的年代,单纯的欣赏从未被压缩的美呢。
看了一点悲观的文字,耸人听闻的灰色情绪就开始膨胀开来,成为了一道此路不通的拦路警示牌。不如回去仔细读读凯文凯利,读读忧心忡忡的波兹曼那盛名在外的老师麦克卢汉和他那叛逆的学生莱文森,看看本雅明那里被技术谋杀的灵光,在莱文森那里如何成为了机器美人。
七
麦克卢汉说:"We look at the present through the rear view mirror. We march backwards into the future",柏拉图害怕文字,16世纪时有人反对印刷术,之后是娱乐至死,之后是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类似的担心发生在每一次进步之后。
八
如果说请等等吧是期待全人类统一的进化步伐,请停下吧则是站在玫瑰色的回忆里满怀依恋的感性呢喃,他们站在旧技术夕阳无限好的黄昏里恐惧着一个无论如何都即将到来的寒夜之后太阳不再升起。
想象未来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遑论相信未来。但且看罢,曾经被各种报道妖魔化的网友情谊到今天成为了被捧成万金油的众包力量与社群经济。技术与人类的同步进化,可能会存在时差,但只要一边摆好伸出双手的姿势,另一边总会有所回应。
九
说起来,技术更新之后,那些耗时颇费的物事,机械表,手造,匠心,除了上升到美学与仪式感的层面,还能为自己挽留一点稀薄的面子之外,在不能欣赏的人那里毫无价值。一边在坚定不移地走着封神之路,一边在扼腕叹息自己人间失格,两头大概都无法理解彼此吧。
十
冗冗碎语,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