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饭局的是威科两位销售人员,其中一位L女士常与我打交道,因为我们公司每年都订阅威科的大陆法律数据库。另一位销售是头次见,吃饭时渐渐知道了他们的用意:威科不仅提供法律数据库服务,还研发了一些知识管理系统(所以也是汤森路透的竞争对手),两位销售致力于打开中国市场,向本地律所推广他们的产品,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内资所基本上不愿意花大价钱上线这些系统。他们反思,难道果真是缺钱吗?也许不见得,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认知。合伙人意识不到知识集成系统的重要性,他们一路就是这样野蛮生长起来的,上新系统不仅不会带来便利,反而增添操作的繁琐。
那么如何攻克内资所决策者们的认知问题呢?把一流外资所的经验传递给他们,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有所触动。
作为在他们口中所称的一流外资所待了几年的我,每日做着他们认为是世界先进经验的工作,看待knowhow之于律师和律所,就好比空气和水之于我,如此稀松平常。一番交流,原来在我看来如此平常的事情,竟是那么不可多得。
大成在圈内有宇宙第一大所的谑称,规模是大了,但至于强呢?我先说几个事实。
第一, 大成的市场部姑娘说他们的律师都是往个人的硬盘上存东西,人走了,文件资料就走了,甭管这资料有多宝贵。
第二, 当我说到知识分享时,大成的姑娘问,自己的practice成员能看到吗?
What?!对律所来说,文档就是最终交付物,就是律所的命,是律所向客户讨要服务费的立身之本,何况一个文本要前前后后经历几十次上百次的修改,不仅要作者改,还要资深律师改,资深律师改完合伙人改,合伙人改完客户有跟进,还得改,这么多人更改同一个文本,你跟我说你存到个人硬盘里?版本怎么控制?同一个文件在邮件里传来传去,一个环节弄错,前功尽弃。
说到知识分享,你问我自己practice成员是否能看到,这不是矛盾吗?自己团队成员都看不到,那分享什么?进一步,如果只是分享给自己团队成员,当别的团队需要相关知识时,还得自己造轮子,这又算什么分享?
我看到了巨大的差距。
顶级外资所已经跑完了信息收集,知识沉淀,App整合,知识分享和员工发展的知识管理1.0和2.0版本,现在已经进入第三个跑道:AI,自动化,数据治理和基于流程的(workflow-based)知识推送。
公司负责Information & Research (I&R)的全球老大最近分享了她的一些展望:
The hope is that linking all the firm’s internal data with the external data it buys in will provide the raw material to pow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jects that are being worked on.
CJ said: “We are looking at a lot of the AI technology out there. But further down the line we are looking at workflow technologies, things that can help manage legal work in a bit more of a structured way. Our goal is to get our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fit the matter management. So when a lawyer is at a certain point in a transaction and about to use a certain document, the system will say “here’s a template, here’s a note, here’s a video of a partner talking you through how to do it. That kind of thing. That’s ultimately where we would like to go but how we get there and which tools we use that’s what we’re exploring and playing with.”
As she has said before, the data, and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already exists. “Everything is available online already, but if you want it you have to go to the knowledge base, if you want training you sign up for a training course, or go to our video portal. It’s all a bit flat and we want to bring it into a portal that tracks where you are with your work.
These workflow tools may already exist elsewhere “but with the multiple moving parts of a global law firm like this it’s an extra challenge. Because you are looking at… just take product types… there are hundreds…. Is it M&A, is it a bank loan?”
当内资所还没有知识重要性认知的时候,外资所已经在思考如何不让律师在知识海洋里迷失方向,而是让知识自己长眼睛,去追律师。这一定是知识管理的全新篇章:让知识自动化,智能化。
回到宇宙大所大成,大归大,但“强“吗?联系到最近看了一则关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本地事务所的比较,答案一目了然。
“企业,券商等在实际工作(尤其是现场接触)中体会不到四大人员的技术水平优势,或者觉得还不如国内所好,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对着四大的人说她们连账和税的处理都不懂。但四大目前的内部管理体制依然能够保证,在现场团队不给力的情况下,通过项目经历和合伙人的远程质量控制,依然保证最后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这套管理体系至少目前还是四大的核心竞争力。”
据我所知,四大普遍开展知识管理,其管理深度和广度与外资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说到底,这些专业服务公司都是以卖知识为生,知识是比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怎可不好好管?有了好的知识管理体系,那怕个体力量不够,她还可以依靠集体的知识。
这样的逻辑放到律所是天衣无缝的。在给律师做数据库和知识培训的时候,我经常在开场白中问到:律师们,请你们扪心自问,你们做成一则案子到底依赖于什么?仅仅是你个人的大脑吗?仅仅只是依赖于法律数据库吗?也仅仅是因为你们投入了一天十几个小时就会做成吗?不是!你们还要依赖无数前辈和同事积攒下来的经验,模板和教训。你们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你一个人背后站着一支队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你们做案子借鉴了现成的知识,减少低级的重复劳动,让大脑有精力做更加复杂的思考和判断。同样,当你们有了新的知识产出,你们也有义务分享给别人。
有了这样的逻辑,会计师事务所和律所才可以有底气说做大做强。
威科颇为羡慕地向所有人介绍:L所(我所在所)有一个庞大的knowhow队伍,有全球负责人,区域负责人,每个办公室有几名主管,每个practice有PSL。 确实,我之前对这样的架构熟视无睹,深以为理所当然,如今看来,这份架构背后的认知与底气果真难能可贵。但是,毕竟是花钱的部门,我的区域老板有时候就依然底气不足,总觉得更市场和财务这类硬需求相比,knowhow的需求不够刚,在其它部门面前要矮三分,亚历山大,并深深焦虑自己部门存在和合理性。
区域老板的焦虑,在我看来,应该是杞人忧天的。Knowhow是否是刚性需求,我想,这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所应该是彻底想明白了,不然为何在知识管理的道路上跑得这么快这么远?至于knowhow对律所的贡献,它也许没那么指标化,但这种贡献是定性的,是长远的。也许我们,包括律师和合伙人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在其中不知福,但有了与内资所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knowhow对律所的贡献,是让我们更强。我们不做宇宙最大, 但我们强,就够了。
这不,通力的小伙子说,做知识管理是大势所趋,内资所也不能置身事外,现在的小年轻加入律所,发现没有好的系统,没有好的管理,他们分分钟罢工给你看,不做了!新一代律师伴着互联网长大,刷着知乎,跪拜大神的年轻人,有着天然的知识分享基因。他们会倒逼保守的内所合伙人做出改变。
临了,威科说想邀请我搞搞讲座,给内资所做做思想解放。可以啊,分享我之所见所得,作为知识管理从业人员的我,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