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是青菜的天下。
城里的菜场,都是绿的,每一个菜摊都是青春的,饱满的,丰腴的……
在菜场买着菜,心却随着这惹眼透鲜的绿飞回老家去了……
老家里,母亲的菜园比这城里的菜场更绿。整整齐齐,一畦一畦的翠绿,阳光下像一块柔滑光亮的绿绸缎,仿佛整个春天都是从这个菜园里飞出去的。
看着这些水嫩的绿,都能闻到饭的清香了。
青菜怎么做都好吃,炒、煮、蒸、凉拌,都行。
最简单的是单炒,把青菜洗净扔锅里,用铲子三翻两翻,一盘炒青菜就出锅了。
喜辣者,在热油锅里烹上一只朝天椒,不得了,那个清鲜香辣是真得会诱惑味蕾的。
《随园食单》里记载:青菜择嫩者,炒之,夏日芥末拌,加微醋,可以醒胃。加火腿片,可以做汤……
可见,古人对青菜已是推崇至极。而现在的青菜,也早已成为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态度。
有清朝张雄礁曾写诗夸青菜:“遗味与人俾识苦,碎身济世愿为齑。”那是在食不饱腹之年对青菜的赞美,然那时,一颗青菜真的足以言尽乡人清贫的一生。
乡间田野里各处都可寻到野菜,农家的房前屋后更是辟满了大大小小的菜园。
喜吃什么菜就种什么,春季种生菜、油麦、莴苣、芫荽、香葱、韭菜,八宝菜……夏季种黄瓜、豆角、茄子、丝瓜、豌豆、南瓜…… 甚至还有许多不知名却好吃无比的菜,去年那家种过,今年便必会被推荐长在了你家、她家菜园里。
家家户户都有满畦满架绿的叶青的藤,黄的紫的花,硕硕的果,任怎么吃都是吃不完的。 邻里乡亲便都会你送我些我家没栽的,我送你些你家没种的。
青菜不金贵,金贵的是邻人间那份质朴情意。
每次回老家,折返时必带的也是母亲种的各样青菜。
母亲每次都是从菜园里挖来,再择净了才装袋让我带回的,一袋一袋青菜码得整整齐齐的。
前些年自己没有车,回老家都是要乘大巴客车,中途还要转乘一次,极不方便。 每次从老家带回来的青菜,顶足量也只能是左右手的分量。每每母亲都尽显遗憾无比,不能让我带回更多些青菜。
母亲的这种无奈神情,却总使得我心里暖暖的,那是殷殷的天下最无私的博爱呀!
后来买了车,这下好了,可是管足了母亲的一份心意。
每次开车回去,后备箱都被母亲塞得满满的。任凭我怎么说,够了够了,她只顾可劲的往里装。 嘴里说着:这菜长得快着呢,都吃不完,你带回去楼上楼下的邻居,同学朋友的都分分,不值钱,自个菜园种的纯绿色,城里人吃个稀罕。
我笑,笑我这地道的乡下老母亲,种菜种的都有文化了,竟知道“纯绿色”!
看我笑,母亲一脸认真地强调: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可不就是纯绿色。
我赶紧满心欢喜地说:是,是,每次带回的菜,分给邻居,人家都夸你种的菜真正好吃呢!
于是,母亲笑!
在母亲眼里,儿女的欢喜,就是她们的欢喜、安慰,甚至是幸福!
每次后备箱装满了,像“鬼子扫荡”完毕,便要大获全胜的撤离了。
这种满载而归的感觉很幸福,然而,心底却又不免泛起几丝隐痛。
已是不惑之年的我们,整日奔 忙,竟难于挤出点时间去扮演一次“鬼子”。
我们的老父母都眼巴巴得盼着我们回去“扫荡”他们,恨不得我们这些名叫儿女的“鬼子”,天天扫荡,日日入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