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内容的人,一定会给自己设定某些目标用户。并且内容的中心,一定是为这些目标用户服务。
我有一个素未谋面的朋友,Betty,她也有一个自己的独立博客,内容很简单,日记,而且是那种简介的日记,聊聊吃喝,聊聊喜好,吐槽工作。她的博客留言总是很多,很热闹,但是时间久了我发现,她有着我认识的人里那种极其少见的本真。她的日记,就是写给自己看的,她的博客,也只有一个真正的用户,就是她自己,其他的访客,访客们的留言,不过是点缀。这反而让她有了一种吸引力,如果在民国,她的网站,似乎就是小姐家的客厅。
她的博客内容,有价值么?可能对大多数的人来说,都没有,可是她满足了自己的全部需求,她服务了自己,她生产的内容就体现了最大的价值。
另外一种关于内容价值的讨论,是多与少。
许岑提到,他为了避免微博总是发邀请给他,便开通了付费问答,一次提问要 90 块,有个人花了 90 块,就打了一个“?”,他很紧张,就回了一个“。”,如此简单,赚了 90 块。可是后来在微博上就开始讨论,觉得许岑的回答太过于敷衍,不认真,这让他不可理解,也催生了他要做直播讲讲内容付费的事儿。
我觉得许岑的回答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大多数人并不这么理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多就变成了好,少就变成了不好,尤其是对于付费的内容,人们总觉得,我钱都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从前总有人评价,什么样的老师最厉害,就是那些能用三言两语把一个深奥的东西搞懂的人,最烦的,就是在课堂上啰哩啰唆却什么也没说清楚的人。可如今,因为觉得自己花了钱,你就应该给我更多的服务,哪怕,这些服务毫无用处,我也觉得值。这是种很矛盾的情况,上学的时候,交了学费,却希望老师提供的都是干货,现在,自己掏了腰包,却想要更多。
仔细想过之后,我猜测,他们可能是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像微博上那个问了“?”的人一样。既然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你给我什么,我都不会满意,而且我还付了费,你应该让我满意才对。面对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涨价。一个问题 90 块,你手一抖,就问了;一个问题 900 块,你可能要琢磨一下;一个问题 9000 块,你一定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就不会在意答案的内容多与少,才会真正关心我能不能从你那里得到我想要的。
我很多次向朋友推荐字里行间这个应用,它就是个写写东西并且可以发布在网上的应用,这种形式的产品有很多,我会推荐它是因为它的质感,让我在写字的时候有种仪式感。在那里,我几乎没有订阅什么用户,但有一位大夫韩一飞,我一直在关注。他是个大学老师,貌似也是个文人。他的文章篇幅很短,写写日常,写写吃喝,写写小观点,一篇文章可能就二三百字,可是他写的鱼,会让我流口水,他写的菜会让我觉得就摆在面前的餐桌上,几十个字,吐露出一道菜的精华,在文字间,有一种纹理,吸引人,还不腻,如果你有机会去读他写的东西,你会觉得,这几百个字正好,不多也不少。
这一定是他多年来的钻研,和经验,才能做到如此的丝丝入扣,分毫不差。抛开最后看见的百十个文字,这文字后面,是多深的功力,恐怕很多人都不会去在意。也就体会不到,区区几百字,究竟传神在哪里,如果是付了费才能看到的话,恐怕大夫这门生意,是做不下去的。
还有一个例子,是张发财。初识他的时候,我确实很难想象,他是一个设计师,还是一个历史学家。“历史学家”是一个很正式的称谓,但他可不是科班出身,他只是爱好,相比之下,高晓松读历史说历史,只能算是玩乐。而张发财不同,别看他的文风不太正经,但是他写的文章,能做到无一字不可查,来源全部是正史。当然,历史没有真相,可能做到他的地步的人,少之又少。之前又一次机会和他在同一个现场,听他讲,基本上每输出一千字的文章,大概需要阅读的材料有 10 万字。如此,他的内容价值,又该如何判断呢?
龙冬讲,中国人驾驭不了 15 万字的小说,基本上 12 万字就到头了。如果你看一本小说超过了 15 万字,就可以不用看了,全是垃圾。只有张贤亮、沈从文、莫言等少有的几个人可以排除在外。龙冬和马未都一样,是编辑,资深编辑,过目的书数目早就无法估计,他们看书比正常人快很多,因为熟知其中套路,观察文字上的技巧运用,可能几万字的中篇小说,粗略看上二十分钟就能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在他们的眼里,内容的价值和我们一定不一样,这和一个资深导演看一部年轻作品,是同样地道理。
所以,我建议,如果你想屏蔽掉所谓的垃圾信息,让你获取的内容真正有价值,首先,你得让自己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