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不需要去寻找、追逐或赢得爱,因为爱不会躲藏,不会跑走,也不会向你要求任何代价。你只要在心里为它留一块空间,爱就自然地注入你心中。
《亲密关系》是我近几年读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强的书之一。不同于微博情感大咖的矫情和无病呻吟,也不同于电视剧、网络小说以及儿时看的琼瑶剧中神话了的爱情至上论(琼瑶剧甚至有点扭曲),这本书严谨和科学地揭示了两性关系的真理,以及两性关系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我们行为背后的深刻原因。
与这本书结缘是书友芳菲在跟我讲自己的故事时,提到这本书,而当时的我也正在经历着无法走出的情感困境。近几年,我读的书偏治愈系和文学类,读治愈系纯粹是为了抚慰一下因不太美好的过去和当下而造成若有若无的心伤,文学类的却也不怎么会欣赏。最终,只给自己故作深沉的矫情文风添砖加瓦了。这本书并不在我今年的读书计划里,但是鉴于我太过欠缺两性关系相处的常识,故改变读书计划,5月底开始读《亲密关系》,神奇地发现,我的大部分困惑在书里都得到了映射。
作者克里斯多福,是一位有三十年经验的国际演说家、生命教练和咨商师,近三十年重点在研究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动力。这本书的翻译是张德芬女士,就是那位《遇见未知的自己》的作者,在为这本书写的序言中,她曾说:“这是我读过两遍以上的书。”
亲密关系并不仅仅指爱情关系,只要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有亲密关系的烦恼,当然爱情中的亲密关系是张力最强、最让人心碎的。这本书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围绕两性的亲密关系来阐述,但是其方法对于其他亲密关系也同样适用。在亲密关系中,找出冲突背后的创伤,不断的认识自己,找回真正的自己,才能到达灵魂之爱的幸福殿堂。所谓的灵魂之爱是说,我们需要的是能鼓励我们超越自我的伴侣,我们追寻的是能激发人生意义与方向,并在我们受到考验时,给予我们帮助的关系。在我们所有的梦想背后,在所有对力量、目标或意义的追求背后,唯一的欲望其实是想了解无条件的真爱。
作者把亲密关系分为四个阶段:绚丽、幻灭、内省和启示。
第一个阶段:绚丽
作者用了“月晕现象”来代表不实的光彩。每个人都向往遇到真爱时那种一见钟情的心动感觉,心甘情愿为爱疯狂,奋不顾身为爱奉献。这个阶段是最美好的阶段。但是,人一旦坠入情网,难免会有过高的期望,这就为第二阶段幻灭埋下了伏笔。作者在这一章指出,开始一段亲密关系的真正动机,是我们的需求,我们需要人陪伴、照顾、了解、支持、接受和赞赏等等需求。但是,如果我们的需求都是需要别人实现的话,亲密关系的斗争就开始了。
第二个阶段:幻灭
随着我们的需求不会得到全部的满足,期望会导致失望,亲密关系进入幻灭阶段。幻灭这个词,并不是绝对的负面,它其实是说,我们不再被错觉迷惑,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有冲突代表着恋爱中的双方开始接近更真实的自己。在需求没有被满足时,我们可能会表现出坚强、有趣、聪慧等来吸引伴侣的注意,如果失败,则会进入权利斗争,企图控制和改变对方,避免或者拖延自己心中浮现的痛苦。
痛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孩童时代未被满足的归属感和确认自己重要性的需求,这种痛苦的创伤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我们小心隐藏,但是并未被治愈。而当我们在亲密关系中,这两大需求没有被满足,则再次唤醒了我们记忆中的伤,但是我们往往宁愿争吵、生气和愤怒也不愿意面对旧时的伤痛,因为生气比承受心碎要简单的多。每个人自我局限的信念,都来自过去的创伤。这时候,亲密关系的无价之宝就出现了,伴侣之间越亲密,分享就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发现平时不易觉察的旧伤,而你就有机会重新面对并治好旧伤。但是,旧伤在我们身上,而深陷权力斗争的我们,却往往怪罪伴侣明明拥有我们幸福快乐的钥匙,却胆敢不给我们,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会愤怒,会报复。如果我们能诚实勇敢面对我们痛苦背后真正的原因,放下立场,选择用爱意来回应,向真理臣服,则有机会治好旧痛,否则,即使结束这段亲密关系,下一段亲密关系一样会无法走出自己的心魔。
即使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到最后也会明白,期望别人带来快乐,其实是错误的,快乐的源泉并不在别人身上。幻灭带来的神圣礼物,是让我们从“向外寻求快乐”的错误思想中跳脱出来。
第三个阶段:内省
经过一段时间的权利斗争,我们终于了解到,真理并不在外面,没有人有义务去满足我们的需求,没有人应该对我们的快乐负责,也没有人天生就应该通过你在权利斗争中的飞扬跋扈和斤斤计较看透和疗愈你过去的伤。在四处寻找之后,我们终于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只可能存在于一个地方——我们的心中。在亲密关系中,因为失败和无力感而想要放弃的这种经验,“也许一切都结束了”这种念头的出现,意味着内省阶段已经开始。
内省阶段并不是经过你的反省,一切就万事大吉了。这个过程非常剧烈,里边暗藏的陷阱,比其他阶段都多。在失败和无力感充斥着亲密关系的时候,生活像遇到了无形的墙,我们必须谨慎选择响应的方式,我们可以继续受苦,可以溜之大吉,也可以巧妙“穿墙而过”,跳出受害者监牢(如下图)。
要跳出这个监牢,因个体情况的千差万别,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但是有一些公用的原则可以遵循:
1. 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
2. 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
3. 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4. 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百分之百负责;
5. 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是来自问题;
6. 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
在内省阶段,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其他人处理亲密关系的态度也会影响你的思维。而人类天生的罪恶感,又会诱导我们掉入牺牲的陷阱,从而再次产生愤恨。而难以忍受的时候,我们会自我放逐,会产生强烈的沮丧感,甚至想选择死神。这就是内省阶段的剧烈和各种陷阱。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选择生命,选择爱,选择探究僵局背后的阻碍你获得爱的力量,从而接近自己的本质。
内省是检视自己内在所有想法和感觉的过程,其终极目标是让你能和自己内在的事物和平相处,并且用爱来面对它们。接受并整合自己不好的那一面,停止争执并提供支持,在伴侣无力感时诚心地鼓励他/她,并且在相处时保持明辨是非的态度。
第四阶段:启示
这个阶段十分短暂,但是会对生命造成深远的影响。在启示阶段,你会发现真正的自己,从而使亲密关系就能瞬间回转,让你到达灵魂关系的殿堂。启示有时候可以让你马上觉察到,有时候又是一点一滴渗入你脑中。
亲密关系并不一定非要辛苦地按部就班,想要接触到自己的灵魂,你也可以选择向真理和爱臣服,从做事的模式转换成接受,我们可以接受引导,接受启发,这些都可以让我们脱离困境。
本书中作者给出亲密关系背后的本质,以及处理的方法,但是,要完全做到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作者本人,把这些方法写成纸条贴在冰箱上,也经常深陷与伴侣的权利斗争中。生活中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而我们又是如此健忘,常常忘了我们其实可以选择爱而不是对抗。
生命的天性,就是让你不断地去发现真正的自己。我们不单是在寻觅爱情,还是在寻找一种能让我们一再陷入热恋的经验。每段亲密关系的背后,我们的灵魂都在运作着,引领我们去体验灵性上的满足。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无法从他人那儿获取,也非由他人的行为触发,而是因为你就是你。
一段关系的目的不是给予与接受彼此的爱,而是帮助你了解你自己就是一直以来所寻找的爱。我们出发寻找真爱,其实也是踏上了自我追寻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