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交往中心,是世界著名的现代化大都市。北京既现代又古老,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历史名城。北京的犄角旮旯随便转一转,就能寻觅到很有份量的历史文化印迹。趁着十一长假休息没事干,背起行囊,去寻踪北京的历史记忆。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故居原为和珅府花园,后来是为恭亲王府的草料场和马厩。建国后曾为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使馆,1960-1963年宋庆龄曾居住于此。
1963年11月郭沫若住进这里,在此工作生活了近15个春秋,1982年被正式命名为“郭沫若故居”,门额上悬挂着邓颖超题写的“郭沫若故居”金字匾额。
郭沫若一生有很多头衔,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等。
一代才子郭沫若,大家对他是有些曲解和争议的,尤其是在个人生活作风及家庭方面。
郭沫若一生中的四个女人:发妻为他独守空房长达68年,第二个日本女子为他修改国籍加入中国,另外一对姐妹花,为情所困双双自杀。郭沫若一生的情缘太过复杂,而郭沫若一生的4个女人,也太过不幸。
据说,子女们对郭沫若不够敬重,且没有多深的感情。二儿子郭博曾在记者面前这样评价父亲:“对于家庭,郭沫若是个罪人。”这一意见,语惊四座。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历史的真相如何,我们谁也无法还原。更何况自古才子多风流,比起郭沫若先生的巨大文化成就,这毕竟是个小的瑕疵。我们还是多些公允和谅解,如此才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