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作业需要大家复习的知识点很多,比如非正式沟通的典型形式,以及从众、模仿、暗示、社会感染等,在此基础上,体会并回答为什么面对谣言保持沉默那么难!
今天的作业对我来说有点难,所以……
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社会影响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一.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
从众行为的特点:
1.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像的。个体想像中的群体的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使其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的倾向相一致的行为。
2.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
3.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正确的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
非正式沟通指的是通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达方式。有以下四种典型形式:
1 .单线式。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递到最终接受者。
2.流言式。一个人主动地把信息传递给其他许多人。
3.偶然式。按偶然的机会传播小道消息。
4.集束式。把小道消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人。集束式又称葡萄藤式。

非正式沟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而产生,难以控制,容易失真。一般传播速度也比较迅速。在许多情况下,来自非正式沟通的信息,反而容易获得接收者的重视,有事先预知性。于传递的信息一般以口头方式,不留证据,不负责任,随意行较强,许多不能通过正式渠道传递的信息,就可能在非正式渠道中传播,形成所谓“小道消息”。
二.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
三.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如下:
1.双向性
感染者与被感染者可相互转换,你感染我,我感染你。
2.爆发性
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通过反复振荡和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3.接受的迅速性
在感染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地接受。

社会感染的分类
1.个体间的感染
发生在个人或小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染,是社会感染最觉的形式。
2.大众传媒的感染
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文艺作品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对个体情绪的影响和感染。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日趋丰富,大众传媒的感染日益突出,影响巨大,深远。
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发生在处于同一物理空间,但其成员又不可能人人都能接触的大型群体内的感染。其重要特征是循环反应,个体的情绪可引发他人产生相同的情绪,而他人的情绪又反过来加剧个体原有的情绪。在这种感染中,情绪反复激荡,易于爆发,容易导致人群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例如,球迷闹事、邪教的狂热以及战争与灾变情境中,人们的惊慌失措都是此类社会感染造成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