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一个读了十几年书的人来说,他的成长过程应该是:前二十或者二十四年完全懵懂,不知道要做什么,没有方向,得过且过。后面开始,疲于奔命(一般人)。大多数人都选择平庸的渡过接下来的日子,每天做一样的工作,同样的时间、路线、方式。这绝大多数里面不乏离开家乡,亲人的追梦者,暂叫追梦者。追梦者们大多选择蜗居,因为生活成本巨大。算下来,一个月固定的那么一点工资,不省着点花,怎么够。
身边有个认识的人,和老公租在十几平的出租屋里,每星期跨越百来公里的路程,只为不能在城市买房而放在家里养的女儿。这位妈妈,每次说起和女儿分离,都不禁流泪,而还小甚至还不懂事的女儿,已经学会用一个手掌数着妈妈回来的日子。这样的相处模式,反倒导致小孩的心理极度缺乏安全感。因为她的年纪不能理解妈妈每次的离开都是出于无奈,不能理解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不陪在我身边,而是每次偷偷离开,有时候甚至归期未归。
轮回,大家都认为他的单位是一辈子。跨一辈子的才叫轮回,其实不是的。一个人的一生就有轮回。我们小时候,如那个小女孩,盼望爸爸妈妈快点回家;长大了,我们选择了出去闯荡,爸爸妈妈盼望着我们回家。他们已经沉淀了无数岁月的内心,却装着一两岁小女孩的手掌在数着我们回家的日子。我们蜷缩在城市的小小出租屋里,以为没有光辉的殿堂,不配回去,回去的也是不高兴。可是,不回去的我们,父母始终装不满在心里的那个家。有句诗词,我只想到上半句,就泪流不止,根本不敢提下半句
树欲静而风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