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的课程虽然结束了,我时常还会宛如从一个美妙的大梦中出离,恋恋不舍却又不得不醒,回到生活中的我,常常看到同样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便会生出另外的一份感觉,听到另外的一个声音,看到自己曾经的样子……有一种双重心理的感觉,时常似乎象是分裂成两个人有两个自己!
见到老师的书,注定要去见这个人,见到老师的人,更是注定要一起跟随着走下去……雪师说:“在路上,所有的旅途都是归途;在路上,所有的终点都是故乡"。领会其中意,心有灵犀一点通!
雪师2000年《大漠祭》出版至今已有17年,追随他的同学有的已有10多年之久,而且可以说是藏龙卧虎,许多人已功成名就,已是社会中的成功人士、精英中的精英,造诣出众、境界甚高,当然,也有的刚刚呀呀学语就可以在听不懂雪师说什么的情况下,呵呵,也许听懂了也未曾可知,反正在我看来能安静的坐在课堂之中听6天的课,也是不可思议的事,让我不得不暗自揣摩,不知道瑜以后会怎么样呢?!但愿不闹翻天就好,呵呵!
想想我们人在同一会场,而同学之间的差距与老师的境界,如一座高山,老师已端坐山顶,有的同学已登了三分之二,有的三分之一,有的如我一样还是在山脚下,当然,并不是按年龄、顺序,而是每个人自身的一些慧根与积累,也许有的人听一次课醍醐灌顶、百尺杆头,进步神速,而也有的因各种原因走得很慢,而我呢,深觉自己很幸福,方向正确,不管最后结果,爬到的高度如何,只是想要快乐的一路走下去……
当然,还有就是,虽说90多人都在听老师的课,同样的听,但也如老师所说,每个人听到的却是不同的东西,因为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每个人的取舍、倾向、目的不同,所以我们听到的东西就不同,每个人听看感受到的也都是只会与自己的这个小世界发生关联的东西,只有这个部分、部位才会对自己产生作用,产生共鸣、共振,才会有消化、发酵的过程,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生命,如雪师所说,只有影响到你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你的行为的,才叫真正的改变与造命……
造命,多棒的一个词啊!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心就跃跃欲试蠢蠢欲动!
现在,我明白了我们的心,就是命之根,明白这一点,仿佛就明白了整个世界!
在课堂上做的两个训练:一是庞贝末日,二是一段音乐练习,每个人想到的、感受到的、描述的,都是完全不同的,每个人的故事,与自己的年龄、心理、经历、体验等等都息息相关,甚至上纲上线的说,和自己的信仰、价值观、生活理念也是契合的,是的,我们的命运、人生是超不过我们的心的境界的!
所以,无论你有怎样的梦想,怎样的向往,一切都要从根上入手,去好好翻土、施肥、浇灌,还要接受阳光、雨露,甚至有时的狂风骤雨,我觉得这也同样适用于子女的教育,一切都从根系上着手,终有一天,一颗种子,会发芽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或硕果累累,或绿色成荫,也许不为什么别的,只是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