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从北京返家,因大雪导致晚点,原本17:19的车,到21:00点才开车,到家已是凌晨2:30,下高铁打车多花了一倍的钱,想了想,解决了我的回家的问题,下雪天挣个钱也不容易,也不能举报他乱抬物价呀。
正月十一出发时家里已经下雪了,而且发布了N次大雪预警了,还好北京没下雪,高铁正常到达,没耽误大妞看眼睛。出发时心里就很忐忑,预防着高铁晚点,多备些食物,而且未带二妞。
十二给大妞看完眼睛,返回时发现高铁大片的晚点,已买好的车票想改签,也改不了,服务台已被围了起来,挤进去两次,告之改签要到退改处,在退改处排了很长时间队,告之改不了,要退了重新买,没有手续费,经过这么两次折腾,时间已到下午4点半以后了,没有赶上4点多的两次车,买了17:19的,买完后就安心等车吧。车站里已是人山人海,大家情绪倒也稳定,没有听到抱怨的声音,垃圾多的已经堆到盖子上了,不过,没多长时间,就有人员来清理。火车开始晚点114分钟,看着大屏幕上晚点3个多小时的,自己还很庆幸,后来再看时,已晚点3个多小时,晚上8点半的车,到9点才开出去。
开车后我觉得车好像没走,看看外面也在动,看到屏幕上时速21Km/h,后来又到了11Km/h,还没电动车速度快,自己倒也没着急,就感觉挺好玩的,从350时速,到11的时速,反差太大了。既然能到家,就安心坐吧,车上有水,厕所也能用,基本需求能满足,也是不错的,乘务员一个劲给大家说:“时间来不及,没收拾卫生,请大家见谅。”实际上高铁上的工作人员才是最辛苦的,从上海发过来已经晚点3个多小时,再回上海至少也晚点3个多小时,车上物品需要补给,垃圾需要清理,工作时间延长,下雪车辆行驶的安全,车辆的检查,他们承受了更多。乘客素质也很高,没有听到发牢骚的声音,有的乘客买了3次票才得以成行,安全到家,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有一次高铁晚点体验,也不错吧,能够互相理解,科学家们也正在研究着吧,减少高铁因天气原因造成的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