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研究思维方式和工作技能的朋友可能听说过“3W1H、5W1H、5W2H1E”等类似的分析方法。这其中的“W”和“H”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他们的具体解释为:
①3W1H分析方法:
what --------做什么
who --------谁来做
when --------什么时候做
how---------怎么做
②5W1H分析方法:
why---------为什么要做,是原因;
what--------做什么,做成什么;
where-------在哪儿做,是地点;
when--------什么时候做,是时间;
who---------谁来做,是执行对象;
how---------怎么做,是方法。
③5W2H1E分析方法:
What——企划的目的。
Who——企划相关人员。
Where——企划实施场所。
When——企划的时间。
Why——企划缘由、前景。
How——企划的运转实施。
How much——企划预算。
Effect——预测企划结果。
顾名思义,这些所谓的分析方法的作用就是强化分析过程的思维深度和思维效率,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帮助在工作中快速抓住本质,并有章可循地行动。
换做我自己的定义,就是“主观能动性”。
这个词是很多年前遇到的,印象很深刻,而在之后的内部反思和外部学习过程中,我也一点一点补完了自己的这个体系,并且切切实实地在运用过程中解决了问题发挥了作用。
同样的,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体系也是由几个英文代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
①why---------领会对方意图;
②what--------对方预期的结果;
③how---------我该怎么做;
④more-------怎么做得更好;
⑤next-------下次又该怎么做。
个人认为,不同的分析方法,它们的底层规律其实非常相似,而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你不需要非得用“3W1H、5W1H、5W2H1E”来套,只要适合自己,自己就能从自己出发创新出自己的体系,学习不存在正确不正确,只存在适合不适合自己。不过相对于拗口的“2W1H1M1N”法,我更喜欢直接称它“主观能动性”,低碳环保接地气。
下面来具体看看这五项内容:
①why---------领会对方意图;
“能够想到对方所想的→领会意图”
举个栗子:有一次培训结束,上级分别给我和B发了一条消息,要我俩分别统计上报各自所在的A组和B组中,各培训人员的信息。
当时的B反应很快,立刻就开始在电脑前飞速码字,把B组40号人的姓名一个一个列好,然后在每个姓名后面附上该人员的所有信息,忙活了大概半小时,只见文档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字儿,虽然进行了排版看起来不是很凌乱,但是讲真,是个人都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而我并不想那么费力,我知道上级选在培训结束的时候要求我们上报培训人员的信息,目的在于“根据他们的培训评定和个人特长以投放到适合的岗位”,而且肯定也不乐意看到未经筛选的满屏文字。
所以,我首先给出了A组人员数量、各年龄层分布、学历分布等总体数据,而后按照培训评定由好到差进行分类,人员数据罗列其中,而数据只有姓名和对口岗位需要的几项要求,最后用简练的语言加上一条对该人员的个人评价和选岗建议。
前后加起来十分钟不到,然后发送出去后得到了对方的秒回“妥”,而B则一直没有收到对方的回复。
一件事情完成的好坏标准在于交付任务者的评判,这也是我们经常听的“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问题”,如果单纯地按照自己的假设标准,结果往往就只是感动了自己,套用雷军说过的一句话“很多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对于刚工作不久的人,我建议在接到每个交代的任务时,都主动多个问号:“他为什么要让我这样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等慢慢养成了这种习惯,你抓住事物本质的效率也会浅移默化地提高起来,就能达到“一个眼神即心领神会”的境地。
②what--------对方预期的结果;
“能够做到对方想做的→解决问题”
举个栗子:以前看《欢乐颂》里的一个桥段让我印象深刻,杨紫饰演的邱莹莹和她的办公室恋情对象白渣男闹掰,两人同在屋檐下,却是好死不相往来。
某天,邱的上司让邱拿着出差的票据去财务报销,这就有意思了,负责报销的正好是那个白渣男。渣男就是渣男,仗着信息不对称,硬是一口咬定这票据不符合报销规定,而邱也不想多看一眼白渣男,只好生着闷气回去跟上司反映报销不了。那上司肯定不乐意了,说这完全符合报销规定的好嘛,又命令邱跑一趟。而邱也只好硬着头皮又去走一遭,可想而知,又被白渣男给忽悠一遍。当邱再次向上级原封不动的反映无法报销时,上司可急了,不仅命令邱今天必须把这事儿给解决咯,还狠狠地训斥了邱一顿。
这里面邱莹莹可怜吗?当然可怜,一个女孩儿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但是她委屈吗?难说。她的上司要的结果只有“顺利报销”,你要给他解决问题啊,那你带给她的就不应该是“白财务说了,这个报不了,这个不符合规定”云云。
当她第二次去找白渣男的时候,她就应该自己去查一查票据报销的规定,确认清楚到底是上司的误会还是白渣男的有意刁难,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实在不行,财务部门那么多人,多问几个人又何妨。待自己弄清楚情况,自己心里有数,面对上司的训斥就可以有理有据,面对白渣男的刁难也就可以用事实给他打脸。
工作上交付的任务,往往更看重结果,在接手任务的时候建议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主动领会对方意图后,就要顺着意图想清楚对方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他预期的结果是什么,然后采取相应行动,切忌不动脑子说一下动一下。
③how---------我该怎么做;
“能想到对方没想到的→想全想前”
举个栗子:一次上级让我整个集体生日晚会出来。没错,就是一句话,没有任何补充。在征求完意见后,我认识到上级这次只是提供“拍脑袋决定”,而我则要负责全程的策划、筹备、主持、组织等所有环节任务。
但是我还是欣然接受的,对从没单独组织过类似活动的我来说,未尝不是一次拓展能力的机会。所以我首先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弄清楚一场类似生日晚会的活动的大概流程和几个重点环节,然后模仿创新出自己的活动脚本,并向上级汇报得到批准同意。有了脚本,也就有章可循,顺势制作完成了主持稿、活动PPT和音乐,准备好生日蛋糕布置好活动场地,安排好开关灯、送蛋糕、点蜡烛、宣传报道人员和寿星发言代表,明确好各人员包括寿星的活动流程以及与参加领导的互动计划,策划好整个流程的步骤和步调,以及通过主持来引导指挥在场人员及参加领导,保证他们与整个活动步调一致衔接紧密,当然还有相应的应急计划……整个活动最后也顺利开展,上了单位新闻网的首页,更有价值的是,活动氛围非常活跃,每个参与者都非常开心,这才是对工作结果的真正肯定。
提前策划好,能够提前向上司进行大致汇报得到及时反馈及时修改;全面考虑到,能够全面确保整个活动顺利展开不出意外。或许有的时候不需要想那么多也能完成任务,但是有个清晰的思路,工作开展起来总能游刃有余一些,面对突发事件也自然能够临危不乱。
④more-------怎么做得更好;
“能够做到对方做不到的→干出彩”
举个简单的栗子:上司要求你整一出舞蹈节目出来,你是选择翻用前几年跳了无数遍的版本还是选择在网上“拿来”比较火的“小苹果”、“seve”?上司要求你整一份汇报材料出来,你是选择码出一份工工整整的文字材料,还是选择制作一份条理清晰的视觉化PPT?上司要求你整一个单位宣传栏出来,你是选择到广告公司喷绘一张海报,还是选择用H5做一份动态海报然后欢迎大家扫码观看?
上司虽然需要那些精益求精的“传统派”,但随着工作节奏的增速,他们更看重工作结果的效率和效益。因此那些紧跟时代的“创新派”,更能通过创新高效地产生价值,也就更能得到上司的青睐,当然如何高效输出,在于你自己如何思考和规划。
⑤next-------下次又该怎么做。
“能够推测其他人预见不到的→经验转化”
这里不举栗子,留给大家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吧。
这次写的有点多,刹车之前还是惯例一句话总结一下:
干工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发现本质,并根据自己的分析方法和知识体系进行有序的开展,保证“想到对方所想的,做到对方想做”,努力“想到对方没想到的,做到对方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