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家长很焦虑,不停的鸡娃,最后搞的整个人都不好了;孩子呢,压力也很大,导致抑郁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
那我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双方都很受伤呢?
其实,是双方都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小孩子嘛,本身就天性爱玩,所以难免有时候磨磨蹭蹭的,要么就是做事三心二意。
本来,这是挺正常的一件事,可家长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忍不住就要唠叨两句。
慢慢地,唠叨成了习惯,什么事都想指手画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在家长看来,我这是为你好;可在孩子看来,家长的行为是控制,孩子很反感。
所以,家长越深度规划孩子的行为,孩子的表现越差,家长会以为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就会变本加厉,孩子呢就继续往摆烂的泥潭里陷。
也就是说,孩子的摆烂行为,是对家长控制的一种无声的反抗,家长越用力,孩子反抗的越厉害,而家长还不明所以,继续加码,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想要打破这种循环,就要让孩子自发的行动起来,其第一步,就是把孩子对于自己的控制权,交还给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