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一的文章中,因为讲到了乳房是孩子的第一个客体,也是一个人最原初的客体关系,所以非常非常重要。这篇文章引发了很多用户在留言中热烈地讨论,其中有一半涉及到了乳房和哺育的问题。所以就有了我们今天的加餐,来继续谈谈这个问题。
昨天的问答中,有用户问到如果没有乳汁怎么办,我已经具体回答了,这虽然是个遗憾,但可以有奶粉等替代物,而且如果能很好地照顾孩子的话,一样可以把孩子养好。
从“吃”看你的关系质量
今天我来说说我自己在饭桌上识人的这件事。
有一次,我去上一个江湖派心理学的课程,课程非常实用,老师也是这个派别声誉极高的老师,所以中午吃饭时,饭桌上大家纷纷表达对老师和课程的喜欢,我也不例外。
然而,其中一个同学,在表达对这个课程的喜欢同时,对学院派心理学表达了强烈的鄙视。
那时的我还没什么名气,大家不认识我,也不知道饭桌上坐着一个从北京大学心理学毕业的人。
他越说越畅快,而我越听越不舒服,突然我的情绪上来了,对他说:你信不信,我能用学院派心理学的东西,把饭桌上每个人都分析一遍。
这话说完,我就后悔了,觉得没必要这样。但大家都起哄,而我那股情绪还在,于是就把饭桌的九个人都点评了一遍。我说完后,有那么几秒钟,饭桌上鸦雀无声,后来,那个攻击学院派的同学打破沉默说:如果我是来访者,可不找你这样的咨询师。
显然,他受伤了。他受伤的原因是,通过他吃饭的方式,我准确推导出:
他很爱开车;
他的性生活质量很差;
他和母亲的关系很糟糕。
我是怎么做这个推导的呢?这周的内容里我们讲了,当下的关系模式,反映着内在的关系模式,反映着童年的关系模式。比如说,当下你怎么吃饭,用什么方式和食物打交道,反映着你小时候怎么吃奶,用什么方式和妈妈的乳汁打交道。
所以说,怎么吃饭这件事,反映了你怎么吃奶,反映你和妈妈的关系质量,也决定着你和其他女性的关系质量。不仅如此,因为妈妈几乎是婴儿的整个外部世界,所以还影响着你和整个外部世界的关系质量。怎么吃饭这件事,可以看出太多东西来。
饭桌上这位同学吃饭的样子让我觉得很受控制,很难受,于是具体的推导过程就是这样的:
他控制欲望很强,而控制欲望很强的男人容易喜欢开车,因为性能好的车,可以极大地满足一个人的控制欲望。喜欢控制车的男人,在性爱中也容易倾向于控制女人,这种特点,最初会因为像是男子气概的象征,可能会征服女性,但时间一长,女人也会反感,所以性生活质量会出问题;此外,这个人吃饭的方式,可以直接推导出和母亲的关系质量太差。
饮食障碍
另外一次,还是在饭桌上,我喝了点酒,很有兴致,于是主动地把大家都说了一遍,但唯独放过了一个女孩。
这个女孩非要我说说她,但我死活没说,因为说了会伤害她。她身高超过165cm,体重却不到90斤。她还有一个绰号,叫“垃圾清扫工”,因为她常常会把饭桌上的剩菜吃光。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吃这么多,她却还这么瘦呢?
我判断,她应该是患有饮食障碍,具体到她的情况,就会是暴饮暴食。在吃饭时,容易严重的吃撑,然后又会把吃掉的食物吐出来。饮食障碍常见于女性,她们会有各种催吐方式,比如用手抠嗓子眼,甚至用催吐药。吐到最后,甚至会把胃液和胆汁吐出来,很伤害身体,所以长不胖。
这样的女孩,还容易有体型认知障碍,就是说,她们明明很瘦,但却觉得自己太胖了。因此她们会不顾一切地减肥,有人甚至因此有生命危险。
对心理学不了解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好治,不就是吃多了再使劲吐吗,让她们少吃不吐,不就得了。逻辑是这么简单,但严重的饮食障碍很难治疗,患者会控制不住病态的饮食行为。控制不住,就意味着,能够控制她们病态饮食的,不是意识,而是潜意识。
什么潜意识呢?既然当下和食物的关系,是婴儿时和奶水的关系,那么病态进食障碍,就再现了婴儿时痛苦的哺育方式。因为孩子还没有形成语言,所以婴儿的记忆,基本上都无法进入意识,所以只能停留在潜意识的层面,于是变得很难沟通,很难觉知,很难被治疗。
因为意识、语言和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有了语言能力后,才有了思维,才有了意识。所以,当孩子还没有语言能力时,所发生的一切,都容易停留在潜意识层面,而难以进入意识。
患有饮食障碍的女性在婴儿时被哺育的方式会是怎样的呢?首先,可以从当下的进食方式去推理的。这个女孩,虽然有了“垃圾清扫工”这样一个不雅的绰号,但她的吃相看着是挺优雅的,她吃得不急不缓。当时饭桌上有一条鱼,大家没怎么动,几乎是她一个人把那条鱼吃光了,而鱼的骨架竟然是完整的。
可是,看着她吃这条鱼时,我却有了一种恐惧感,脑海里浮现了一个吸血鬼咬我脖子的画面。吸血鬼的画面,意味着贪婪狂吃,这和之后的狂吐,构成了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在一些婴儿身上是可以看到的。
口欲期的婴儿,他们最重要的就是吃,而这时比较好的养育,是按照他们的节奏去哺育。因为婴儿的新陈代谢很快,所以一天需要吃多次,而且间隔时间不能太长。
然而,有些抚养者,会觉得这样太辛苦,于是不按照婴儿的需求,而是按照大人的节奏去哺育,比如一天喂奶三五次。从营养上来讲,这也许是够的,但这会让婴儿经常陷入饥饿和口欲的匮乏中。于是,当有机会吃奶时,他们就会狂吃,像吸血鬼一样贪婪。但是,因为严重没被满足,婴儿对奶水或奶水替代物,又会有恨意,于是会有吐奶行为。
吐奶和泛奶水不同,据说90%的婴儿都有泛奶水现象,就是打个嗝,奶水就从嘴里流出来了,这很正常。我这里所说的吐奶,是一种使劲的主动行为。我认为,婴儿是在用吐奶这种行为,表达自己的恨意。
自恋是人性的根本,所以我认为,婴儿离不开奶水,但又发现,只是自己强烈地渴求乳房和乳汁,而乳房和乳汁像高高在上一样对自己爱搭不理,婴儿会对乳房和乳汁产生浓烈的恨意,并通过吐奶来表达。
其实这种感觉,我觉得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很多人在恋爱中就是这样的,如果只是我强烈地喜欢你,而你对我爱搭不理,我的自恋会受损,当没有一个强大的自我去化解这份自恋受损时,恨意就会产生。
有进食障碍的女性,也是一样的,贪婪进食展现了对饥饿和匮乏的恐惧,而病态呕吐,表达了对食物的憎恨。
今天讲的这两个故事有些极端,都是问题程度很高的个案,但我个人认为,这两个极端的个案,说明了我们该如何哺育孩子,让孩子和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客体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乳房既是真实的,又是象征性的,是指食物,以及背后那个提供食物的客体。只要能让婴儿和食物提供者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关系,这就是一个好的命运原型。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还是很焦虑,我建议你可以去一些新妈妈们聚集的网站,看看大家彼此的经验是怎样的,同时推荐其中的亲密育儿法,原则是要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
这周内容的留言中也有用户问,自己小时候得到的哺育太差,那该怎么办?如果真到了我今天讲的进食障碍的级别,建议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的治疗。如果级别没这么严重,那么非常好的办法是,好好满足自己的口欲,但在满足自己时,一定要慢慢吃,去体会吃的过程中,自己的各种感受,特别是匮乏感和恨意等负面情绪。
我自己在饭桌上,就会多次提醒一些狂吃快吃的人,对他们说:吃慢点。然后,等他们慢慢吃时,很容易有眼泪流下来。我觉得流泪是件好事,这是在对童年时的匮乏和创伤,表达一种承认和哀伤。当哀伤表达得足够了,我们就可以不再固着在这个时期的创伤上,就可以前行了。
今日得到
怎么吃饭这件事,反映了你怎么吃奶,反映了你和妈妈的关系质量,也决定着你和其他女性的关系质量。不仅如此,因为妈妈几乎是婴儿的整个外部世界,所以这还影响着你和整个外部世界的关系质量。
作为第一个重要客体的乳房,既是真实的,又是象征性的,是指食物以及背后那个提供食物的客体。只要能让婴儿和食物提供者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关系来,这就是一个好的命运原型。
欢迎分享转发
↓ 一键回顾:
关系01 | 性格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
关系02 | 认识关系奥秘的第三只眼
关系03 | 如何构建健康的关系
自我08 | 口欲期:吃货的源起
用户留言
一步之遥
266 赞
一边吃饭一边听老师的课,最后放慢了进食的速度,细细体验食物在舌尖绽放出来的味道,突然眼泪就就下来了。然后手机里传来老师的话,“等他们慢慢吃时,很容易有眼泪流下来。”
9月1日 21:07
万梦婷
247 赞
老师您好,我吃东西吃到最后一口的时候,总会有种厌恶感,就不想再吃了,这是为什么?以前父母好像有强迫我一定要把饭吃完的行为,不管我饱没饱。现在我吃东西总是吃不完,留着几口。
9月1日 18:12
咿呀咿呀哟
164 赞
独自吃饭吃零食的时候,我一定要看电视和电脑,一定要。即使看了几百遍的剧、短片也好。我没有办法专心吃东西,如果没有电视、电脑,我无法独自吃东西。包括上厕所,我也一定要看手机,甚至读洁厕精的说明书也好。。在吃和排泄两件事上无法专心,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我也经常发呆,独处。但是就是没办法在吃和拉的时候发呆,不做其他事。
9月1日 18:04
Iris 若冰
149 赞
今天的课好震撼,两个主要感悟。1. 心理学是一门利器,要心怀仁慈的使用,否则会伤害到对方。最近学了武老师的课,对身边的人有了一种深入的观察和直觉的判断,很想告诉对方。想想说出来那种欲望,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其实在不恰当的场合反而会伤害到对方的自恋。以后要引以为戒。2. 关于吃饭,反省自己,虽然吃的慢,但总是清盘的人。近几年通过心理建设,慢慢不再贪吃了,但有时候对自己特别不满意的时候就会退行,也算合理的安慰下自己吧。最近又多了一份觉知,每当遇到有贪吃念头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我不开心,找到根源,然后就可以缓解了怎么吃都不够的感觉了。
9月1日 19:08
甜小腻
117 赞
内心的空洞和匮乏,外界的悲伤和喜悦,好像都能通过“吃顿好的”来画上一个完结。可是真的就是“吃好了吗?”仿佛食物会转瞬即逝那样,带着恐惧的慌乱来吃精致昂贵的食物,真的享受到了吗?事后,会觉得这样吃,好坏食物好像都一样。美好的口感存在的那么短暂。性价比太差了。那我该那什么来补偿自己呢?是不是连简单的吃的快乐都没有了。然后我开始购物,买一些昂贵的但是未必实用的东西和品牌,也为此恐慌过。如果模式是一样的,那不管我吃多少好的,买多少贵的,其实放纵的体验,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幸福和满足,好像他们都一样。我在等,等自己再爱自己一点,内心的空洞再化解一点,我的眼神和心思能停在当下,能看清我的现实,真正的看进去,而不是活在我以为的意识里。
9月1日 18:12
木头离
83 赞
『童年的记忆,命运的轮回“当下的关系模式,是一个人童年关系的再现,会展现在各种关系中”。这句话这一周似乎时刻环绕在自己身边,有意无意的都在观察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也观察他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番观察下来,有的的时候,自己感觉有种“穿越”感,好多的关系,好多的情景,总是感觉在以前就出现过,如真似幻的,有时候,会怀疑当下发生的关系是不是在梦里就见过……再后来,随着自己的这种体会越多,好像抓住了很多自己小时候的记忆,很多的情景,感觉就是自己在小时候就经历过,那些记忆却很真实,感觉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好像和现在没什么两样了。于是,这一周自己脑海里一直充满了童年的记忆,感觉自己还是那个在林场里爬来爬去的孩子,那个会一个人对着水缸说话的孩子,那个一个人在黑暗中睡在家门前的孩子,那个一个人在河边纠结着的孩子,那个拿着木棍当剑的孩子……这些交织着的记忆,终于在一个夜晚爆发了,把自己置身于黑暗中,就那么让泪水一直流。原来自己还是那个记忆里的少年。
9月1日 18:42
宁静
73 赞
哈哈,每天六点钟是幸福的时段
9月1日 18:10
lora
62 赞
最近有很多人说我吃饭快,我刚才一边吃饭,一边提醒自己慢慢吃,突然嘴边出来一句话,“慢慢吃,这些都是你的”。我就对自己说了一遍。结果顿时泪就流下来了。顿了一会我又开始吃,发现又在一大筷子一大筷子的夹。我又对自己说了一遍,泪又流下来了。这是疗愈的开始。没准我就能瘦下来了。
9月2日 13:17
金龙鱼
50 赞
发现有的朋友对食物并不是很感兴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们婴儿时期奶水特别丰富,所以导致对外部世没有强烈的依赖感
9月1日 18:34
渐入佳境
45 赞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恨妈妈,恨自己怎么会有一个这样的妈妈。小时候只知道骂,很少好好跟我们说一句话,有事没事不管对错像把我像当仇人一样,大骂一顿,语言恶毒,那时感觉好委屈,好伤心,小时候好想逃离这个家。现在跟妈妈说话,只要妈妈语气稍带指责,我就立马火冒三丈,感觉极端的愤怒。想问问老师怎么化解对妈妈的恨?妈妈其实是个很可怜的女人,病痛伴随十几年,为这个家庭也是操尽了心,从不为自己着想,省吃俭用地为了我和弟弟。
9月2日 12:40
三三得九
40 赞
我想起了我自己,初中上学离家远,一周回家一次,然后就开始了暴饮暴食,最严重时吃了吐吐了吃,就是停不下来,平时吃饭也很快,一直到大学肠胃坏掉,导致我现在吃到八分饱的时候不能再多吃一口,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我平时也不爱和他们交流,觉得没话可说,我跟所有女性的关系都不是很近,总是处着处着因为妈妈和姐妹不喜欢我的女性朋友而无法继续下去。但对于自己的孩子我向来都是靠感觉喂养,一岁以内母乳喂养,饿了就喂,虽然很辛苦,但我很享受喂奶的时刻,孩子很少吐奶感谢武老师,让我慢慢认识了自己!
9月1日 18:45
小甜甜100
38 赞
……然而,其中一个同学,在表达对这个课程的喜欢同时,对学院派心理学表达了强烈的鄙视。那时的我还没什么名气,大家不认识我,也不知道饭桌上坐着一个从北京大学心理学毕业的人。他越说越畅快,而我越听越不舒服,突然我的情绪上来了,对他说:你信不信,我能用学院派心理学的东西,把饭桌上每个人都分析一遍。这话说完,我就后悔了,觉得没必要这样。但大家都起哄……哈哈哈,感觉武老师太可爱了!
9月1日 18:38
肆肆肆肆阿哥
37 赞
饮食障碍我也有过,就是当初减肥时有的。当初我脑子里都是:食物=脂肪=邪恶,所以食物就是等于邪恶,这样一个公式,有一次实在饿急了我吃了一顿饭,没想到刚一下肚全吐了,后来也是这样吃多了就吐了。后来家人就打击我说:就你这样肥减不了不说身体还会受不了,你就作吧。辛亏我的自我比较坚强,我一直控制自己少吃点,然后慢慢减肥,但是就这样体重一个月30斤的往下掉,太快了,我意识这是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后马上寻求医生,发现早已胃溃疡了。后来我减肥成功了,胃溃疡也好了,但是因为减肥太快皮肤弹性得不到恢复,从而落下了肥胖纹,很难看。后来我发现自己不是饮食障碍,而是急于求成,这也许是为了急于证明我自己的心理导致的,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小时后再家暴中长大,心理已经有了这种急于求成的种子。现在我痛定思痛,找到了我的这个人生坏脚本,决心从这里改变我的人生。
9月1日 19:08
慢魚
33 赞
不用慢慢吃,看完老师的课程内容眼角已经泛光了。我是吃饭急快的人,本来以为是被工作环境逼成来的;今天才知道是小时后,不会讲话的时候,食欲没得到满足的缘故。妈妈提过小时后环境的艰难,也讲过我过于旺盛的胃口。从今天开始、当个幸福的人、不喂马,但是慢慢吃饭。
9月1日 18:16
吴语
28 赞
一直不理解自己为什么有时候明明吃饱了,还是会继续下筷子。现在知道了,没有吃过一口母乳的我,生下三天就被送去奶娘家。乳母虽然很爱我,但她是个需要劳作的农妇,据说每天待她累完半天从田里归来,我已经饿过身,哭睡着了。幸好,我养育孩子的时候,一直坚持母乳喂养,而且是随饿随吃。因为特别喜欢孩子,孩子吃奶的时候,我总是很慈爱的看着他,吃的不太急的时候,会和他有些互动。因为和母亲的疏离让我痛苦,从开头,我就希望好好和孩子建立顺畅的连接。
9月1日 21:13
舜耕独子
25 赞
我小的时候妈妈的奶水很充足,好像总是吃不完。后来长的稍微大一点儿,不吃奶了,吃饭也好像不是很好。一直比较瘦。吃饭也不快。现在吃再好的饭,也不胖。我就是那种怎么吃都不胖的人。大人们说我脾胃弱。跟母亲的关系也不错,但,不是那种很亲密。还是说不清,这之间的关系。
9月1日 18:45
四月天sky
23 赞
我小时候被妈妈喂养就是,妈妈觉得我什么时候该吃了才给吃,有时候她就串门去了,回来才给我吃。我现在也是,会把盘子,碗都吃光光。在家里是这样,聚会的时候就不会,反而那时候我就是吃的很正常,也不回吃盘底什么的。我总结我自己就是,食物少的时候,我就想多吃而且速度快。而食物多很满足的时候,我就会少吃而慢。
9月1日 18:12
馨儿
22 赞
我妈妈一直很爱我,我却和她并不是很亲近,因为我在小婴儿的时候她就上班了,奶水也不够,几个月时总是挨饿。我爸爸虽然自私点 ,脾气暴躁,专制,特别严厉,但是好的时候,他总是爱抱我,给我很亲密的感觉。我从小到大都是男性朋友比较多,谈恋爱希望和男朋友建立特别亲密的感觉。从没和女孩子建立特别亲密的感觉,不是我不想亲密,觉得是她们不愿和我亲密。我还特别渴望爱情,总感觉缺爱,这和老师讲的童年的关系就是现在的关系,真的是一致的。
9月1日 20:16
...And ࿇ Oceིans
20 赞
我小时候记不得几岁了,父亲教育我让我把碗里的米饭吃的一粒不剩。到现在为止,我在任何地方吃饭,我都会那样做!
9月1日 21:21
Marina*麻理那(POLA专柜)
19 赞
武老师您好,这是我的第一次留言,我是在日本的华侨,您的粉丝^_^。 自从朋友分享给我老师的音频之后,我就疯狂的爱上了这个专栏。我今天总算赶上大部队一个进度了,但是因为着急想知道前面的内容,所以只顾着连续听音频,也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完成作业,这人让我心里感觉很空虚,我想每天从最初的专栏开始复习一遍,然后去思考去完成您的作业,您看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吗?我可以在旧的专栏里留言&提问吗? 老师,我觉得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很差,每次写点东西都要来回改好多次,就怕自己写的没逻辑不清晰,但其实我的内心就像海平面下的冰山一样,我表达的和我想表达的其实差很多。也许因为我是少数民族而且常年在国外的原因,或者也许我是偏重于自我2。我希望通过老师的专栏能解决我自身的内在问题,并且能做到灵魂的升华,最后能帮助身边的朋友。 谢谢武老师耐心看完我的留言(^_−)−
9月3日 15:43
莫小言
18 赞
一周前如果有人和我说,关系就是命运,我会觉得很扯,我不信命运,更不觉得关系和命运有什么联系。通过一周的课程,知道了原生家庭就是我们的命运原形,最初的关系以及和重要的人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的性格。和他人的关系,反应了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世界的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通过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组成的有机体。关系这个词如此重要,虽然说要活出自己,尊重自己的感觉,可生命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多么矛盾啊。给自己一点时间,聆听自己的内心,省视自己的每天的生活,活出更真实的自己。感谢武老师!
9月1日 18:33
求忽略此留言
17 赞
我看对这一块还是不藏着了。平时吃饭的时候我注意到自己会吃的一点不剩,偶尔有几次实在吃不了了要倒下去,心里就有很深的负罪感。与别人在一块吃饭,如果周围有领导什么的,或者桌上很多都是生人,我会竭力压制自己,具体表现是喝水和只吃离自己最近的一道菜,这应该是本我被超我严重压抑;而一旦周围都是熟人,自己确认无所顾虑之后,会变得特别贪婪,就是什么好吃什么。当然在动作上不会像个无赖,只是一直在吃,直到吃撑为止。说白了自己的本我还是贪。
9月1日 21:29
vivi
16 赞
以前听很多妈妈说喂奶的时候宝宝会咬乳头,是不是也是宝宝没有得到满足而在表达恨意?我因为奶水多,总是时不时给女儿喂奶,一直喂到两岁,宝宝都极少咬过我也极少吐奶,当时还觉得特别奇怪,现在终于明白了,是女儿得到了满足而没有恨意
9月1日 20:22
Jane
16 赞
今天的课太有趣了,吃货们要小心了,我要按照武老师今天教的心理分析工具观察一下周围人的吃相。很多公司高管和重要岗位的候选人面试经常安排在餐厅用餐,除了营造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观察候选人的言谈举止,还可以通过吃相更深入的了解候选人内心深处的秘密呢。
9月1日 20:20
简孟龙
15 赞
回想了一下我自己的饮食习惯,在我吃饭的时候,总有一种占有欲,贪婪的快速吃掉我喜欢的食物,生怕我一慢,就没得吃了,就会被别人抢去。更具这个体验,我猜测,小时候我妈妈肯定经常饿着我了!
9月1日 21:09
祎祎
14 赞
很惊喜的加餐。今天习惯性地点开武老师的课程,以为不会有更新,没想到真的有更。今天的内容,谈到口欲期,我吃饭的速度属于比较慢的,高中时微胖,大学经过减肥,到现在一直体型适中,看来婴儿时期,在满足口欲方面妈妈把我养的挺好的,一直以来,我为三岁以后因为她去外地工作没办法陪我,心理有些怨恨,对,是怨恨,后来,有了弟弟,她和爸爸有点重男轻女,怨恨又加深一层,再后来,因为她患了几年抑郁症,那时我上高中,因为当时对这个病认识不够,很自卑,和他们也一直没有心灵的交流。亲密关系方面一度觉得很难,所幸,后来读心理学书,和先生的关系越来越好,至于和妈妈之间,依然有很多结,也许这就是我的功课,昨天看到老师说,不要急,慢慢觉知,我想,自己也需要给自己一个抱持性空间,给自己学习的空间,相信会越来越好的,每天看武老师的文章,就是一次疗愈,感觉很好
9月1日 21:01
棉花糖
13 赞
我很享受吃饭,那是不是说在小时候被好好喂养。但我对吃很执着,情绪不好时,只要看美食视频心情就会好。情绪会平复。喜欢美食,喜欢做美食,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呆在厨房做饭。
9月1日 21:03
欣宁
12 赞
刚生完孩子时,心理上没准备好,对孩子有点排斥和恐慌(没有来由的),很少主动抱她,基本都是家人抱她。孩子经常吃完奶就“哇”的几乎都吐出来,吐得她和我身上都湿了,又重新吃。母亲解释说吐奶很正常,吐奶的孩子长得快。后来我上班,她就吃奶粉,也吐奶。现在女儿身体发育很好,性格活泼,人缘好。那么,吐奶是不是都是婴儿对乳房的恨意?有没有别的原因引起,比如:生理原因?现在女儿各方面都正常,但是这种口欲匮乏感在将来她跟她自己的孩子的母婴关系构建时,可能会重现吧。现在我想慢慢通过满足她对食物的花样需求,来修复她的口欲匮乏感。在吃饭上面,比较尊重她的选择,比如:不强迫她吃不喜欢的菜,她觉得饱了就可以不吃,不想吃米饭时就买点饼子搭配菜吃。
9月1日 20:49
李jie
12 赞
我吃饭经常吃到最后都会剩下那么一点。我觉得是我妈妈在我小时候怕我饿着,过多地得喂我奶水,我已经吃够了,所以随便吸一口意思一下!导致经常剩饭。不知道这里理解对不对
9月1日 18:15
静茹
11 赞
这个加餐,真好! 我在吃上面也有严重的障碍,面对食物很多的焦虑与烦躁就会升起。 在一次午饭时看到一个画面,很饿的小婴儿,充满了怨气与愤怒的妈妈,想吃又害怕 在一次晚饭时,面对着饭,里面有个人很着急,想一口把整碗饭倒进肚子里。 为了活命,我的人生也是这样走的,没有了灵魂,没有了自己,只有对外界的讨好与证明。 内在的暴力全部隐藏,极力做个乖乖女 。 其实像是飘荡在人世间的游魂。 内外的战争消耗掉了我所有的能量。 后来逃避去灵修,几年下来,发现不对。 这两年开始面对真实的自己,几十下来形成的模式,习惯还真的很难转变,每一步都是心惊胆颤。 就只是对长辈顶嘴都会让我全身发抖。 可对我而言,人生的走法绝对不是乖乖牌,要不然不会痛苦到想死。 现在也是道理明白,内在有个自己还在折腾。关系里面表面看起来好像都还不错,因为我乖与顺从,里面有个自己是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