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修炼一手绝活
“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在学科中和学生的精神灵魂的相遇,一个优秀的教师,当他和所教的学科融为一体时,他所教授的学生的就再也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而包含着它浓郁的情感,鲜明的个性,独到的识见,卓异的灵魂。以至于事隔多年,学生能回想起的不是他所教的课程、所讲的内容,而是他这个人本身。”一个好的教师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的一生。因为正如谢云老师所讲“我们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己”。
那么,修炼一手绝活儿便刻不容缓。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的魅力,跟教师的魅力息息相关。对于我这样一个并无特长的人而言,我能修炼一手什么绝活儿呢?思前想后,我决定从教学风格开始着手。
一个好的老师,他的课堂要么轻松惬意,要么幽默风趣,要么令人沉静……总之,一定会有打动人的地方。我要打造怎样的专属课堂呢?思前想后,觉得真诚的课堂可能正对我的性格。于是,我跟孩子们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真诚的沟通。每一堂课,我们平等对话,在阅读课上,孩子们各抒己见。无论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只要学生有理有据地说,我都一律支持。就这样,我们谈《青铜葵花》《草房子》,谈《水浒传》《三国演义》,谈《狼王梦》《农场疑案》……我们在书的世界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平等对话。久而久之,我们从师生成了朋友,逐渐建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课堂文化和特色。
我知道这种风格的形成远算不上一手绝活儿,但我想至少是我们共同的坚持。谢云老师说:一个优秀的教师,绝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代言人”,只是他人的“传声筒”,而应该是一个高明的耕耘者,能够将知识的种子,以一种最有效的方式播撒出去。
修炼一手绝活儿——润物无声。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也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就可劲儿在那方面夸他。
新接手的一年级,有这样一位孩子,他总是坐不住,上着上着课,就跑到后面的地板上坐下。这种行为真的让人很头疼。每当我忍无可忍想要批评他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润物无声”四个字。于是我对他说:小洛马上就要回到座位坐好了。如此反复几次,他总算能在座位上安坐下来。虽然他现在还不能正确的好好听课,但我相信他一定能一点点的好起来的。
谢云老师也说,这种方法更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陶冶,最终达到教育目的。我深以为然。
人生是一场修行,教育更是一场修行。我们在不断学习和内省中净化自己的心灵。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张文质老师说,教育是慢的艺术。而修行也好,修炼也罢,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我们内心一点一滴地被教育的灵魂唤醒,当我们深爱这份职业,一定会绞尽脑汁的进步。从每一堂课起,从每一个细节起,从每一份关爱起,只有我们自己变得更好了,才有机会教育出更优秀的孩子。让生命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