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自己
最近在和一位认识不久的姑娘合力完成工作上一些事情,其实只和她见过一次面,后来的沟通全部通过邮件和微信进行。几番交流下来,我已经有两次情不自禁和同事感慨:这位姑娘自带好感系统吧,让人忍不住想亲近,沟通起来简直太舒服了。除了这位姑娘外,记忆中在大学也有一位女孩也是散发着让人想要亲近的气质,可惜不同班级,也没有什么接触的机会,现在想想有点可惜,如果能够再深入地了解认识,也许我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
有些人让人忍不住想去亲近,当然也存在着让人无端远离的人。高中时候有位同学,认识两年半,第一次打招呼的时候客客气气,高三说毕业快乐的时候依旧客客气气保持镇定。为什么会说“保持镇定”呢?虽然这位同学没有什么奇怪的行为,但是面对他,我始终有种惧怕感,总觉得他有暴力倾向,有一种下一秒会被他“暴揍”的错觉。产生这种感觉我很抱歉,所以为了避免尴尬,我尽量保持远离。
斯科特·派克说,“听从自己直觉的远离,是心理学上的‘反感’,这种反感是遇到伪善和邪恶之人时的一种本能反应。”我不清楚后来这位同学如何了,这里也不想没有根据地直接给他下定义,只能较主观地阐述自己的感受。大概就是说不出理由,但是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会心生厌恶,想要立即逃开。同时,我也疑惑,自己是不是也会让人无端反感?学生生涯时,一些女孩子的圈子我始终融不进去,被排挤的感觉真的让我非常难过;另外的,至今也没有异性愿意多走近了解我,这也是种很无奈的沮丧。我很是怀疑自己散发出了一种让人不太愉快的气息。
有朋友曾经指出我,看似热情,其实保持着彬彬有礼的距离。我明白她的意思,我不是真诚地与人相处,随时保留着情感的收回。这种自我保护的姿态,想来想去,可能是源自我的自恋与自大吧。重新审视自己,其实,我自小就是一个很自恋的人。小时候我的下巴总是抬得高高的,我曾经尝试过要收敛一些,但是那时候连头略微低些都没调整过来;我也曾经跟同学说过“我跟你不一样”的话,同学愤怒地回应我哪里不一样,即使我语塞了也没有改正自恋的态度……
如果深入分析自恋,往往能见到自卑的痕迹。自恋之人通常固执已见,在熟悉的境况下可以侃侃而谈,在陌生的环境中则会手足无措,所以自恋的人会逃避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害怕露出胆怯的一面。但事实上,世间一切都在流动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特例。因此,自恋之人总是容易陷入痛苦中,开始自我怀疑,开始藏匿自己,开始否定一切。
穆斯林神秘主义者贾拉路丁·鲁米说:“你的抑郁源自于孤独和不肯赞美别人。”斯科特·派克评论这句话中的孤独,是指潜藏在抑郁背后的自恋和自大。我觉得甚是有理。刚进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有一段外显行为表现孤独的状态,这或许是如今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正常的情况,但内隐认知需要自己及时审视确认,放下自恋,放弃自怜,用真诚的眼光去看待周边的人与物,一开始的改变或许别扭与不自然,希望一段时间之后,有好的改变吧。
深入思考
其实这套书我已经看完了一段时间,第一部分的笔记写完距今有两个礼拜,后面两部分也大致拟好了方向,然而迟迟没有完成。最近确实是稿子、课题有点多,加之还要备考中级,晚上回来尽管还有一段空白的时间,不过更多时候想放空自己。有时候也在想拖了这么久没意思,要不放点书摘,假装完稿吧。这么应付了事确实轻松,不过放在这个标题下,这脸打得挺有力挺疼的。
关于深入思考,斯科特·派克在书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注重效率的时代,但是效率的提高不是来自于我们动作的速度,而是思考的深度。”假期我在审某稿件一校样的时候,突然深刻地感受到深度思考后带来的高效率回报。手头上这份刚审完一校样的稿件,是去年底拿到的成稿,通读时不过关退回作者调整后,回来还是有很大问题,所以在编辑加工方面耗费了我巨大的工夫,20章的内容一直改到今年3月份才送去排版,这两天拿到一校样的时候,我还在担心会不会又要花很长时间再加工一遍,结果一校样审核下来非常流畅,两天时间搞定了,说实话,不是有点开心,是相当的得意。
老爸嘱咐我不要老是钻在文字堆中,朋友说我的生活很有营养。按部就班的生活,这样子的日子,说享受,有的,说烦闷,也有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太长了,有时候觉得自己好像脱离了世界。斯科特·派克调侃说:“如果我们选择独立思考,不仅要承受思考时的烦恼和焦虑,还必须准备承受其他的打击,要接受被视为古怪与愤世嫉俗,甚至要接受被视为异类和神经病。”欣慰的是,大千世界,还是有很多人选择独立思考。阿诺德·路德维希在《伟大的代价》一书中,以一项为期十年的研究为依据,调查了20世纪1004个人的生活。路德维希探讨了天才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他表示这些伟大的天才们都有一种抛弃旧观念的倾向,反抗现有的权威,非常能够忍受孤独、寂寞和痛苦,以及具有一种“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如果这些问题处于不致产生疾病的程度,反而可以增进个人的创造能力,开拓新的领域,提出新的思想。是不是我可以这么理解,在尚能享受的孤独时光里,还能发展下自己的创造能力哈哈?!虽然我不是天才,不过向天才们靠近不犯法。领导在开年上班的时候要求我今年要多提高在融媒体方面的能力,现在每天照镜子,我都感觉自己的头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了……创造力很重要。
其实一开始在写的时候,想记录的不是上面这些(回过来看,总觉得老是写自己的生活,不知为何总感觉也是陶醉在自恋中呢)。我是看到知乎上一个问题:就建筑审美而言“东方明珠”成功还是失败?翻了下网友们的评论,褒贬不一,但相当多的是在激烈地抨击丑、low、怪……还看到一个答案说毫无美感且没有任何意义。对于建筑学知识,不是非专业的学生,所以也不能讲出东方明珠在建筑上的美学价值。不过,翻遍评论,没见到有人提到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和他设计发明的网球格顶,还是有点失望的,这是个失败的提问。
“近年来,会思考的人越来越少,草率思考导致的偏见让人们各自为营,各执一词,自以为手中掌握着真理,为了捍卫所谓的真理,他们互相对立、彼此攻击,结果就是不和谐时间频频发生,此起彼伏。”对斯科特·派克的这段话,深有感触。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在网络上与众多人交流,但是隔着屏幕,也似乎给人肆无忌惮的“勇气”。比如在追星这件事情上,有一个榜样激励着自己前行,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过于狂热,就会变成一件恐怖的事情。频频耳闻一些狂热粉为其“爱豆”作出的疯狂的事情,比如不分青红皂白地围攻没有与其保持一致行为或者评价的他人;再比如,总有人会在知乎上挂一些无聊的问题并且炒成热搜,下面评论的全是一些类似私人泄愤的话语(咦,为什么我会知道这些?看来我也很八卦嘛)。
没有深入思考的世界,感觉就是非黑即白的世界。只有两种答案的问题当然简单,久而久之,不习惯深入思考了,人啊,应该会变笨吧。
虚假的平等
之前不知道哪篇笔记有啥问题,导致我的账号被封了,有点莫名其妙,也有点哭笑不得,没多少人在看我的文章呀!不知道写“平等”这个话题会不会又一次被封?不过没关系,顶多申诉的时候有点麻烦而已。
应该是初中的时候,刚接触政治这门学科,问了老哥一个问题,类似是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等级制吗?那时候依稀感觉有点不平等吧。另外的,我记得初高中的语文书,总是出现“怜悯”这个词。个人来说,我不是很喜欢这个词汇,怜悯一出,总感觉是把两方放在不对等的位置上。
工作后,不平等的感觉愈发强烈。就从我所处的教育环境来说,一线城市势必要起引领作用,最新的教育理念会在此优先开展尝试,加之城市资金雄厚,所以在投入上也是大方大气。参观了小、初、高、大多个学校,每每总让我忍不住感慨,学生太幸福了吧,无数的特色班总归能找到一二个与其兴趣爱好相吻合的,除非是铁了心要堕落的那种才会觉得上学没意思。然而,这种感慨也就像开始说的只在一线城市的时候才有感觉。和散布在祖国各个地方当教师的朋友、同学聊天,不乏收到相反的信息:有的同学进班级需要带上教鞭,因为他的学生相较于学习更喜欢唱歌喝酒;有的同学讲课需要带上大喇叭,因为她的班级超过了80人;有的同学上班觉得自己是在当和尚,无聊到宛如在敲经念佛……世间百态皆有之,却不是我们当初念书时憧憬的那样。
“在理想中,我们都是平等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则非常不平等。我们有着不同的天赋与缺点、不同的基因、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不同的个人历史、不同的能力等。我们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有着惊人的多样化与行为的多变。说什么人人平等,简直是天方夜谭。”环境的不平等尽管让人无奈,但这终究不是最坏的事情,毕竟还是有很多人跳出了原生状态,去到了一个甚至多个不一样的境况中。我觉得最坏的应是自己把自己的心放到低位置中去,露出一副谄媚的模样,不以为耻甚至以之博关注、谋利益。
“我们的社会责任不是去建立平等,而是去发展系统,合乎人性地处理我们的不平等。”如何去发展这样子的系统,暂时也说不出啥想法。或许,摆正心态是第一步,做好本职工作是第二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今天很好,明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