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警察要同时具备两种素质:首先是专业本领过硬,在紧要关头,果断使用武力而不畏惧。其次是拥有强烈的同理心,能够用悲悯的视角理解犯罪,看到人类痛苦的根源。
2.警察的工作由日常工作和紧急工作组成。
3.日常工作:比如报告、在法庭审理中作证、巡逻,等等。
4.很多紧急工作虽然很危险,但对警察来说却不一定很困难。他们在警校里经过多年的培训,就是在学怎么处理这种紧急情况。
5.警察工作的难点其实往往在日常的警务工作中,因为日常工作中,不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考,还有很多两难的伦理困境。
6.这些情况往往不危险,也不激烈,而是隐性的,反映着人性与道德法律不能调和的冲突,反映着人性深层的欲望和失望。
7.一个人拥有得越少,他可以失去的也就越少,他就越难被威胁,就越有可能胆大妄为。
8.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警察的生命安全受到的威胁更大?答案是夫妻吵架。
9.青少年罪犯的可怕,正在于他们无所畏惧。在许多风气不良的贫民区,青少年往往会觉得,和警察作对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10.这些犯罪都是悲剧引发的连锁反应,比如彻底的贫穷,或者别人的侮辱。
11.法理不外乎人情,但是在人情面前,法理的权威也同样不容忽视。
12.比起事发以后再把他们都送进监狱,更高明的办法是对潜在的犯罪进行引导,避免案情的发生。
13.一个好的警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理解犯罪,而理解犯罪的前提,是理解人性。
14.对于互惠者警察来说,他们往往可能因为富有同情心,而避免使用暴力,从而让案件变得更加严重。
15.对于执行者警察来说,他们往往对交流和沟通非常不耐烦,失去了大事化小的机会,而且让社区氛围变得更加紧张。
16.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17.最好的警察往往同时具有互惠者警察和执行者警察的特点,他们既能够果断正确地使用武力,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解决突发问题,也拥有强烈的同理心,发现冲突的根源。
18.保持专业和讲人情并不矛盾。
总结:这本书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认为好的警察是专业能力过硬、敢打敢拼、不怕牺牲、一身正气的警察,其实,这都是好警察的标准,但并不完全是,强烈的同理心,才是一个警察的基础,因为只有足够的同理心,才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犯罪,理解为什么会犯罪,也就知道该如何避免犯罪!人性是复杂多变的,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生活环境不同,这造就了每个人的性格和人格,而只有回归本源,去理解别人,我们才会发现人性是如此的脆弱,也就能够及时的让走错路的人迷途知返,而不是一错再错!警察是一非常伟大的工作,它具有很高的神圣性和无私性,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好警察,整个社会才得已安定,人们才能平和的生活。谢谢所有奋战在一线、二线、三线的警察,你们辛苦了!这本书也教会我做事情一定要看清本质,只有看清本质,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