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站在葫芦谷口,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看到所剩无几的兵将一个个丧魂落魄,三分象人,七分象鬼,已经三天没吃了,再饿下去,大家就会散伙了。可是这个葫芦庄里到底有没有埋伏,还是一个谜,无法猜透。
葫芦谷里当然有埋伏,就在里面山套上,有一个人躲在山石后面,伸头探脑地望着口子外的残兵败将。不是别人,就是翼德三将军。
他想,军师发令时对我说,曹操在十一月二十三日一清早定然败退到此,而且一定会进葫芦谷,但我无法捉住曹操。这不是奇怪的事么?进来了无处逃避,怎么会捉不住呢?
我一到这里,就问了当地子民百姓,把葫芦谷的地理情况打听得一清二楚,这里只有一个口子可以进出。除非曹操转身逃走,那是你军师的失算,要是他进得此谷,我也不需杀进去穷迫猛打,只要带兵守在口子上,就当它是真的葫芦,将口子塞住,看他们飞得出去么?曹贼岂不在老张的掌握之中了么?!
里边的张飞在探视,外面的曹操也在琢磨。
他想,下了一个晚上的大雨,行路艰难,再加上三天没吃一点东西,人困马乏,确实迈步也成了问题。里面有个庄子,命人到庄上去赊些米来,只要大家有个温饱,顺便稍事歇息,有了点精神再往前跑。想必在这么暂短的时间里,不至于会出事吧。
但是敌将的埋伏还是要防备的。按地形上来说,周瑜的人马在这里不敢设伏了,要有理伏,必定是孔明的。而且,孔明的伏兵定比周瑜的还要厉害。
曹操在口子上仔细地察看着,只见里面只有零零落落的一些小树,树上的枯叶被寒风吹了下来,剩下了一根根光秃秃的丫杈,四处不见人影。
曹操想,这里不象有埋伏。庄子上会不会有人呢?那不去管它了,我们并不进庄。如果有人从里面杀来,也碍不了我们的事,我们只顾逃出口子。最要紧的是口子周围有没有敌人的痕迹。要是不进去吧,不知走到哪里再能有立足之地,何况大家寸步难移了。
丞相看了一会,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来,还是决断不下是进还是出。便问众人道:“列公。”
“丞相,丞相!”
“尔等观看里面可有埋伏?”
两旁文武想,你这话问得太奇怪了。要是我们能够看到刘备的人马在游动,那不称其为埋伏,而是驻守了。你吃不准,我们就更推测不出。
这时大家实在又困又饥,一个个晕头转向,哪有心思去多猜多想!都盼望着早些填饱肚子。
因此回答说:“丞相,料想孔明也不是神仙。我等败到这种人迹罕到的地方,自己都难以想象,诸葛亮岂能未卜先知,而布下暗防?再说,我等也只是进去片刻,平一口气,吃一顿饭,未必便中了他的圈套。”
曹操想,我亦然这样思量。但愿太平无事。便传令道:“来!与老夫兵进葫芦谷。”
曹兵听到丞相传令进谷,个个谢天谢地,精神都吊了起来。弟兄们前前后后进了葫芦谷,曹操带了文武点马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