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笑薇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和成长。
很多人喜欢逛宜家,甚至有人说,即使不买家具,去宜家逛逛也是一种享受。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每到夏天,宜家家居商场随处可见各种“葛优躺”。中国人喜欢在宜家睡觉,也因此成为了一个令全世界不解的有趣现象。
甚至有外媒报道:中国人天赋异禀,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入睡。
这当然是个笑话,逛过宜家的人就会有体会,哪里是因为国人的“睡神”体质,而是因为宜家的环境舒适,物品设计处处体现出匠心,置身其中,能够让人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非为宜家打广告,此处单纯举例说明)。
所以,吸引人们去宜家的,正是这种美好的“感受”。因为注重营造这种“宾至如归”的体验,宜家获得了成功。
从这个角度来说,“感受”正是创新的来源之一。
所谓“感受”,即带着问题进入真实世界,真听、真看、真感觉,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内容。
设计思维资深导师王可越在新书《创新化生存》中,从反思、感受、洞察5个方面论证了创新的理念和方法,提供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思路。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如何从“感受”的维度来创新?
01.关注人的行为和情感
王可越教授认为,尽管数据能为我们做决策提供经验和参考,但仅仅依靠数据,将无法取得真正的创新。
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虽然人工智能时代,以大数据为基础,经过分析和联想,机器人的确能进行诗歌创作,但毕竟机器缺乏人的感受力和思想情感,写出来的诗和真正的诗人相比,依然有差距。
比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夏王说不是商王。
秋雨梧桐叶落时,冬夜夜寒冰合井。”
或者:
“生不逢场闲则剧,老却英雄似等闲。
病养精神过服药,死去肯为浮世恋。”
虽说在结构和对仗上符合古诗的风格,但在意义上是不是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因此,真正的创新需要更加关注人的行为和情感,它的核心体现其实是“真实”。这里的“真实”主要体现在3个维度:
1. 人的真实。与具体的用户,真实的人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
2. 产业的真实。根据现有资源和预算,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3. 科技的真实。选择适合的技术手段,而不是更先进和更炫酷的。
举个例子。在大城市上班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天早晚高峰期,地铁都异常拥堵,一车厢人如同沙丁鱼罐头般挤在车厢里,而且大家还偏偏都喜欢挤在车厢门口,任凭工作人员大声呼喊“里面还有位子,请往里面走”,但就是没有人愿意挪。 国内如此,国外的大城市也不例外。
为了解决伦敦地铁高峰期地铁拥堵的问题,英国设计师彼得·斯玛特专门在高峰期搭乘伦敦地铁,观察乘客的行为并与其交谈,充分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之后,彼得设计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地铁车厢地面设计以一套“大富翁游戏”,入口处是“监狱”,通道上设置信息鼓励乘客一步步远离“监狱”,往车厢中部走,进入“梅舍尔”区域(伦敦富人聚集区)。结果这个方案实施之后,问题很快便得到了解决。
“好的设计者了解工具,伟大的设计者理解人”。
理解的前题是感同身受,试想,如果彼得没有走进真实的人群,只是坐在办公室里,他未必能提出这样一个充满创意的解决方案。
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所处的世界发展多么迅速,我们可以借助何种先进工具,创新的出发点和核心,依然需要以人为本,真正理解目标人群的需求。
02.“共情 ”是感受他人的工具
所谓“共情”,是指进入他人角色,设身处地思考和感受他人。共情能够帮助我们感受他人。
这里要注意“共情”和“同情”的区别。王可越教授在书里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人掉坑里去了,你站在外面给他打气:不要紧,我们一起努力!这是同情。
“共情”则是假定自己在坑中,甚至亲自入坑,体验对方的困境和感受,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给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
所以,共情的第一要务是应该“在场”,这是感受的精髓。
比如生活中,很多男性无法感同深受女性怀孕的辛苦,有人于是专门策划了一场“成为孕妇”的活动。
活动中,这些男人们分别穿上了14斤重的孕妇体验装,一开始,他们以为只不过就是重一点而已,但当他们开始进入真实的生活场景后,男人们终于体会到伴侣的难处:吃饭要把碗端起来,不然肚子会顶到桌子,做家务的时候,弯不下腰;睡觉的时候,连翻身都困难……
即便是精壮的小伙子,也很快就感到疲劳。
由此可见,对于以人为中心的创新来说,仅仅依靠数据是不够的,还要用情感了解他人和感受他人,充分进入对方的角色中,才会有真正的突破。
这就好比我们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通过近距离地观看各种影像资料和他们的私人物品后,这些遇难者再也不是教科书中的抽象数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
卓别林曾说,我们总是考虑,却缺少感知。
真正的创新,与我们的内心息息相关。
03.现场体验不会取代虚拟世界
美国作家凯文·凯利曾说,
“在救济院,药物和治疗的费用在下降,然而家庭拜访(体验方面)的费用却在增加。婚礼的花费更是没有限制。这些都不是商品,它们都是体验。”
体验经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也逐渐成为了当下人们生活中占比越来越大的消费。那么什么是体验经济?
所谓体验经济,即为用户创造难忘经历的过程。
比如,花道、茶艺、旅游等,就是人们在为体验付费,虽然无法得到有形的商品,但却能获得无形的享受,感受到慢节奏的美好和全身心投入的幸福。
体验经济的本质并非贩卖商品和服务,而是对人性的经营,围绕人来创新。它更关注的,是你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做的怎么样?
“所谓高级客户的高级服务,一定是个性化的、现场化的、体验化的,达到一定生活水平之后,用户开始为现场仪式感付费。”
举个例子,虽说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不需要用蜡烛来照明,但蜡烛并没有从人们生活中消失,在一些重要的纪念日,人们还是会购买蜡烛来营造气氛,享受一顿美好的“烛光晚餐”。
再比如,现在网上免费的电影资源非常丰富,而且也很方便,但人们依然喜欢去影院看电影,坐在黑漆漆的屋子里,巨大的荧幕给我们带来的观影体验又岂是手机和电脑能代替的?
所以,尽管移动互联网已经颠覆了很多线下模式,但人对真实体验的渴求永远不会消失,未来的创新,更需要从“现场”体验思考和设计。
04.
《纽约时报》的雷沙克曾说:
“我们都是观看者,看电视、看表,看街上的交通,但极少有人是观察者。每个人都在观看,但并没有人真的看见什么。”
打开心灵,比睁开眼睛更重要。
一切围绕人所进行的创新,都需要充分感受和理解人的需求,并获取真实的信息。
作者:笑薇,早起践行者,一对一写作教练,多平台签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微信公众号:笑薇读书。
更多文章:
11岁成孤儿,22岁被富豪包养,31岁变身时尚女王,还有谁的人生比她更传奇? - 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