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地工作一个多月了,看护民警换了好几波,我们审讯民警却仍在坚守岗位。已经逐渐适应了宿舍邻铺兄弟的如雷鼾声和上下铺的狭小逼仄,只是自助餐每天都一样,早吃腻了,听说有同志都吃得拉肚子。这时候,不争气的肠胃就让我不由自主想念起了单县羊肉汤。
我所想念的单县羊肉汤,不是市面上的单县羊肉汤,而是深嵌入我儿时的记忆和家乡的味道。我的家在菏泽单县城里西堤外,自然而然我是喝着单县羊肉汤长大的。记忆中每到小年前后,父亲就到不远的西关街头,买一到两只杀好的青山羊羊腔回家,挂在西屋横梁上,防止被猫偷腥。买回来的羊腔是开好膛的,一只羊腔子有20多斤重,没有羊皮、头、蹄子和下水等,通体红白肉相间,腔内一团羊油,凛冽的寒风把羊肉吹得硬梆梆的。我最盼望的就是煮羊肉了。父亲先把羊腔子沿脊椎横向劈开,再把整只羊腔砍成大块,母亲把羊肉一块块放进清水清洗干净。厨屋里大铁锅内已放进半锅冷水,等羊肉块放进去,正好满满一锅。点燃锅灶里的软柴火,接着要加大劈柴,拉风箱,这都是哥哥们最爱干的。我这个家里的老小,只能当个“看客”或是个“监工”,傻乎乎地蹲着看锅底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厨屋里站不开那么多人,每次我都半途被母亲赶出厨屋。等我再跑回厨屋,锅面已经飘起浮沫,母亲在水蒸气和烟雾缭绕中,眯着眼一勺一勺把浮沫撇出来,再把大料、小茴、花椒、白芷等药材放入锅内继续煮,煮上一个小时,羊肉的香味开始伴随着水汽弥漫整个厨屋。屋外是寒冬腊月,雪花飘洒,屋内却是蒸气弥漫,温暖宜人。母亲用一根筷子插到肉块上,试探肉的熟烂程度,一插“噗”就透,说明肉煮的刚刚好。母亲趁热把肉块捞出来乘入盆内,放在桌上,不顾肉热烫手,弯着腰拆羊肉,剔羊肉骨头,又把羊肉切成糖块大小的肉块,装满一盆。这时候我和哥哥们早急不可耐地围成一圈,等母亲拆了羊骨头分给我们,一个个贪婪地啃净骨头上的肉,津津有味地吸完骨腔里的骨髓。我没有尺寸之功,母亲却把肉最多的骨头分给我,引来哥哥们不少“嫉恨”,他们就急切地在母亲手里抢了肉块来作为补偿。
羊肉汤做得好不好,不仅在肉,还在羊红油。
洁白晶莹的羊油煮好后放在案板上切碎,冒着热气的红辣椒捞出来放在羊油上,母亲和哥哥们轮流用刀噼里啪啦剁肉馅似的剁上半个小时,让羊油和辣椒充分融合在一起,像泥一样细腻,这个过程不能太长,要趁热,否则羊油静了就不好剁了。灶底的火欢快活泼地燃烧起来,锅内的水咕嘟咕嘟地沸腾起来,剁好的羊油下锅大火熬制,羊油全部融化,羊肉块下锅,小火慢炖,再加粉条和白菜,最后放入适量食盐。出了锅加芫荽,热气腾腾,红红火火,配上白面馍馍,那叫一个美味!喝完这香而不腻的羊肉汤,浑身发热,额头微汗,肠胃舒坦,打个饱嗝,满嘴余香,心满意足,一天的劳累烟消云散。每到年根年后,一天三顿羊肉汤,百喝不厌。到了年下,一家大小围坐一团吃团圆饭,最后一道菜就是羊肉汤,一家人咂咂有味地品尝着羊肉汤,温馨无比,其乐融融。
单县羊肉汤啊,以其独特的美食魔力,吸引着无数在外漂泊的家乡人的味蕾。行走在异乡城市里,蓦然回首,时常发现城市一角不知何时又冒出一家单县羊肉汤馆,引来我频频回望。作为一个地道的单县人,饭馆里的羊肉汤和我心心念念的单县羊肉汤是有区别的。但这羊肉汤馆却让我时刻惦记着家乡,思念着家乡,好像家乡就在那里,不远不近,不离不弃。
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心处何境,只要一想到单县羊肉汤,我的心里也就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2019年1月3日
于济南泰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