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做什么的时候最投入、最有能量、最快乐呢?
不要坚持初心,而是重新定义问题
当初心从“名词”转换为“动词”,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真正关切的东西。
不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而是拥有很多个选择
真正好的人生状态是:我发现了很多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且决定从某个选择开始先试试看。
不要“做出决定,坚定推进”,而是“边走边看,低成本试错”
真正的高手懂得花很长时间列出选择,摸清情况,体验感受,找到以后身心如一、全力以赴的方向;而大部分人更热衷于尽快动手,以消解自己的选择焦虑。其实,选择正是设计里的最高价值,也是最应该花心思的事。
保持好奇
不断尝试
重新定义问题
专注
深度合作
你开始像设计师一样思考时,请记住:预测未来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一旦你设计了某个目标,它就会改变你潜在的未来。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精心设计的人生
工作观和人生观达到和谐一致后,你就会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从此拥有和谐的、有意义的生活,在“你是谁”、“你信仰什么”以及“你在做什么”三个方面保持一致性。当你得到了一个精准的指南针,你就永远不会偏离正确的航线了。
小练习
工作观和人生观
1.写一小段工作观反思,大约需要30分钟,250字左右,不要超过一页纸。
2.写一小段人生观反思,大约需要30分钟,250字左右,不要超过一页纸。
3.多读几遍你的工作观和人生观,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你的工作观和人生观之间是否存在互补的地方?
•这两种观念存在哪些冲突?
•这两种观念的一方对另一方有促进作用吗?如果有,是怎样促进的?
不再想着找到一份“完美的”工作,而是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变得“完美”。
一旦你能够坚持对生活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你就不会失败,你会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人生设计都可以为你提供不同的体验,让你从中受益。
这幅图是格兰特的思维导图,这是他不知如何找到一份“完美”工作时制作的思维导图。你可能还记得,当格兰特查看“美好时光日志”时,在他所做的事情中,唯一让他感到快乐的体验就是在他家附近的红杉林里远足。所以,他决定围绕这一点展开思维导图。你可以看到,他把“户外”放在了思维导图的中心位置,并用一个圆圈圈了起来。这就是制作思维导图的第一步——选取一个主题。
思维误区:我需要找到最佳的生活方式,然后制订计划,实现它。
重新定义:有无数美好的生活(和计划)等着我,我可以自主做出选择,打造我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