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要去图书馆,是这周的计划,前几天因工作加班未成行,从住处到图书馆约两公里,吃晚饭后,夜幕慢慢拉开,已经没有感觉那种灼热了,散着步,在风的催促下,不觉就来到图书馆了,背上的毛孔已张开大口在呼吸,感觉极其舒坦。想来已经好几个月没来图书馆了。
不是周末里面人还蛮多,直奔借阅室,很多稚嫩的面孔上写着他们还是学生。有的站在书架下,头低着,右肩靠着书架,或许是寻觅很久觉着有些累,也许是书太精彩,看者已然进入情境,好像怎么叫也是不会理会;有个朋友挨着书架坐在墙角旮旯,蜷着,书铺在两支可活动的支架上,不用手扶着书依然稳当,右手背托着下巴,好似罗丹的思想者活了;有的坐在沙发上微躺着看书,时不时用左手中指顶下鼻梁上的眼镜框,嘴角时不时咧咧,眼睛同步缩小,也许是看了好笑的故事;更多的人是端正的坐着书桌上,一页一页的翻动书本,啪啪的翻书声清晰可闻,细听旁边朋友做笔记的写字的唰唰声也闯进耳洞;从进门的方向传来了鼻子轻轻抽噎的声音,鼻子每隔几秒有节奏感的活动一次,好像是这位朋友感冒了,或是他的鼻炎症此时发作,大家看着自己的书,并无被打扰的感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或是有这种感觉,此等氛围不读书就浪费了。
图书馆是个好地方。在这连空气都如冬日暖气般的炎炎夏日,不敢保证来这里的人都来看书借书的,个别伪读者混入其中蹭空调、蹭WIFE,或者欣赏女性美腿的男读者或亦有之,只要无其他过激行为,均可理解。前不久看到一篇梁实秋的《中年》,语言幽默简介,典故信手拈来,行文自然流畅,读完顿感快活,大师就是大师。本来手机上也有下载百度阅读,各类电子书均有,自来就感觉电子书只适合于言情故事,盗墓此类快餐小说,像梁实秋此类大师作品需要慢慢品味,方知其中韵味。而我记性也不大好,电子书基本是看完就忘记了,实在不适合我欣赏经典,离图书馆也近,因此,自然来图书馆。馆里空调温度开得比较低,进来皮肤感觉丝丝凉意,进入这种读书氛围之后,内心很自然的就平静下来,焦虑、烦躁顿时不知道去哪里玩了,也无暇顾及了。体感的凉爽加上内心的平静,像一名轻装上阵的运动员,马上进入状态。这种感觉很是享受。
当你享受一个过程的时候,总会发现时间怎是如此之快;当你无聊的时候,会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好似上班没事干,看着时间跳动等着下班一样,种种煎熬的感觉也有经历。九点多了,图书馆要打烊了,拿起要借的书,在自助借书机上很快完成借书,记得上回来还没有这先进设备,科技总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回来的路上,走着走着想到有个先人说过我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我认识这比喻极不恰当。海绵吸进去水的质、量均为发生任何变化,此等学习法是纯堆砌,毫无效果嘛。我倒认为我们得像牛吃草一样学习,先把草吃了,然后不断的反刍,这就好比孔老夫子说的温故而知新,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为己有,像牛一样产出鲜美的牛奶,我们也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原创的法则即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