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说,我们从旅行中获得的乐趣或许更多的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行径,而不是旅行目的地。
若此言当真,那么阅读的乐趣至少有一半取决于一本书所存在的知识本身。旅行可抬脚就走去,哪都是风景,而阅读则必须有所选择。
每次到大学做活动几乎都会被问及一个问题,您能否为我们推荐一些书?到这个时候从来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不了解你的知识背景深度和兴趣,即便是财经类图书也无从推荐起,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先一头撞进,当当或亚马逊通过口碑评论的路径找出几本读起来,读着读着就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对于入了门的读书人来说,选书是一个经验,或如服装设计师看模特,一眼便知其三维和气质。一本书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有料有趣,数番几页便一目了然,而书与人也有投缘之说,这不是矫情,而是因为每年的新书榜单等等已经与我的需求无关,同时受个人知识体系的局限,费力致密心时的难度自然便增加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个人的对付办法便见其性情。比如当年的钱钟书号称横扫清华图书馆,直到无书可读,据说他的书房里后来只留下当工具用的百科全书。
我最心仪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到70岁后也叹息经济学无书可读,他的办法貌似就是不读本专业的书了,而对书法和摄影移情别恋,我自然到不了钱、张二先生的境界,每年仍会抱回一摞一摞的书,而选择的办法大抵有三:
其一蓝狮子读书会有一项服务,就是每月会从全国各个出版社的新书中选出20本门类,从政经到美食,零零杂杂,推荐给他的上万的客户。每次审定书单就是我近水楼台先得月,给自己发福利的时候,常常会挑中几本来看看。
其二,从读到的书中抓出一条线索来,比如去年我细读了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今年便把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找来读了一遍,顺便又撞见赵亦凡的西方文论讲稿,好好补了一回西方哲学演变史,再接着发现德里达的思想很有趣,好比在潘家园古玩市场里,所处便是欢喜。
第三个办法就是设定一个研究的方向,一路死磕进去。近年来我对知识分子及企业家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问题非常感兴趣,手头便渐渐搜罗了好些与此有关的书籍,在阅读中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前沿性,特别是在中国这个转型社会知识的供应和传播市场正发生很炫目的演变,读着别人的书,想着自己的心思,手就开始发痒,保不定哪天我会写出一本企业家与中国社会。
关于阅读我还很同意卡尔维诺的说法,即一个人必须建立自己的经典书目。在他看来我们年轻时所读的东西往往价值不大,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耐心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会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经验,所以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经典,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恒定事物。
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他们从哪里来,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要实现卡尔维诺的这一认知进化,绝不是从一次阅读到另外一次阅读的过程,其中必须加入日常生活的琐碎、磨难和喜悦。
作为一个当代读书人,要过一种纯粹的书斋生活是绝无可能了。海涅在评价康德的一生是说此人是没有生平可说的,他每日的生活就是喝咖啡、写作、讲学、散步,一生雷打不动。
我没有看到过比这更震撼的生命评价,但是这仅仅是康德式的人生,今天让我过这样的生活,还是直接把我跟房祖名关在一起算了。
那么下一次旅行你会在旅行箱里压进哪些人的书?
前两天去坐飞机,等到机舱门关了,飞机开始滑动的时候,才发觉一件糟糕的事情,居然没有带书上飞机。我旁边的朋友把他手头的一本书给我看,《小王子》,据说是一本畅销了很多年的儿童寓言。
拿起来就看这本书的汉文译者叫李继红,也是那个翻译了追风筝的人的那个作者,是我的一个老朋友。我知道他翻了《小王子》,但真的从来没看过,因为觉得是一个寓言,是一个儿童寓言,我已经是一个几十岁的人了,为什么要看一本儿童寓言?
在飞机上翻,我觉得这本书还挺有意思的。在《小王子》里面,有一个小王子跟狐狸的对话,狐狸对小王子说,对我来说,你就是一个小男孩,跟其他成千上万的小男孩一样,没什么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就是一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万的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会互相需要,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那个小男孩,而对我来讲,你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在这句话里面,狐狸用了一个很奇怪的词叫“驯服”,狐狸还继续说,我的生活很单调,我追逐鸡,人追逐我,所有的鸡都是一个模样,所有的人也都是一样,所以我感到有些无聊。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的生活将充满阳光,我将辨别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
别的脚步声我会钻入地下,而你的脚步声却会像音乐一样把我从洞穴里召唤出来。另外你瞧见旁边的麦田了吗?我不吃面包,小麦对我来说毫无用处,麦田也不会让我联想到任何的事,这是很可悲的,但是你长着金黄色的头发,当你驯养我以后,这将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麦子的颜色是金黄色的,它会让我想起你,而且我也将喜欢聆听风吹过麦田的声音。
我在飞机上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有一些小小的温馨。我想起了我生命中的一些事情和一些人,我走过的路,我看到过的许多的风景。你想想这个世界上99.9%的人和风景都跟你没关系,但是只有那0.1%的人,0.1%的风景,你看到一个夕阳,你看到一块岩石,你看到一个篱笆墙,你就会想起某一个人,你就会想起一些跟他有关的事情。
他们已经很遥远了,已经消失掉了,但是你发觉说他们跟你的关系在人类的时空中始终存在着,我们很难用汉语来描写这个词。
这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经常说这个叫爱,但是在《小王子》里面,他用了那么奇怪一个词叫做“驯养”。
我觉得什么叫做驯养呢?就是当你开始接受某一个东西,你为了他可以放弃你的自尊,为了他你可以消耗你的时间,甚至在某些时候,你为了他愿意牺牲你的生命。这个就叫做驯养。
当一个人小王子和狐狸互相驯养以后,他们之间就建立了一种特别的关系。所以在《小王子》这本书里面,狐狸对小王子说,请你驯养我,他接着说,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在看小王子,有的时候就会想想我们的人生。
我现在每年要写一本书,要写 100 篇专栏,要录 50 个视频,现在每年要录 260 多个音频,每天听见吴晓波,那么我每天在干那么多事情的时候,其实我并没有什么抱怨,我觉得我的生命、我的人生投入到这样的工作中的时候,我带有很大的幸福感。
我想可能是写作驯养了我,腾讯的当家人叫做马化腾,1998年开始做腾讯,从那一年起,他每天看邮件要看到凌晨一二点,现在他已经是一个拥有几百亿身价的中国首富,但是他还是凌晨二三点钟写邮件,他的部下仍然能够在那个时间点接收到他的邮件。而且马同学的腰还不太好,经常腰间盘突出。他为什么干这个事情呢?看到《小王子》以后我才想到,原来是腾讯驯养了马化腾。
在飞机上《小王子》这本书很快就被我翻完了,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看这个儿童寓言,因为在这本书里面,作者真的用一种非常淳朴的狐狸式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人生中一些永远不可能更改的道理。
在“驯养”这个词的对面,站着另外一些名词,比如反弹、野蛮、唯我独尊,也就是说当小王子接受鼓励,说“请你驯养我”这样的一个请求之后,小王子其实也就告别了他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成熟的人。
对驯养的理解实际上是人生的一次妥协,是一个残酷的成长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