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里面最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话,应该是小王子和狐狸关于“驯养”的讨论。小王子邀请狐狸和他一起玩耍,可是小狐狸却表示不能和他一起玩,原因是“我还没有被驯养呢”。什么是驯养呢?它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
小狐狸是这样解释的:
“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不可缺少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后来,小王子驯养了小狐狸,用一种“每天都坐地靠近一点”的方法。小狐狸也同时驯养了小王子。他们变成了彼此的唯一。
“我不能和你一起玩,”狐狸说,“我还没有被驯服呢。”
我们和我们身边的人,也是这样的“驯养”关系,彼此一一对应,有点像是充要条件的感觉。
“驯养”的初期总是满心欢喜的,无论刚刚坠入爱河的小情侣,还是刚刚相识的同事,这种关系的初期都令人愉悦欢喜,然而随着进一步的了解加深,误会、隔阂、矛盾总会产生,如果不找到解决的办法,任由它们生根发芽,那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就好像无数爱情电视剧里表现的一样,误会、吵闹、逃避、自以为是为对方着想等等,都会造成冲突与冷淡。而生活时常并不像电视剧,没有什么感人肺腑的“巧合”帮你澄清,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成功进行这一场“高难度的对话”。
迈克•贝克特尔的《高难度对话》就是这样的一本工具书,从这种隔阂产生的根源,到应当如何处理,分别涉及高难度对话应当具备的一些“工具”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工具箱里的“工具”,旨在帮我们修复完善我们和同伴或家人的“驯养”关系,最终能够欢欢喜喜地上演一幕happy ending——They live happily forever.
首先来看看作者其人。迈克•贝克特尔是一个“沟通培训”界的“网红”,估计是个话痨(文章中有提到,可不是我随便瞎说的),当然,他是一个有知识的拿过教育学博士学位的成功的话痨。他的畅销书包含《跟任何人都聊得来》《不为他人抓狂》等等,成功地帮助很多人发现了人际交往中的希望的灯塔。所以我是带着满满的求知欲、对于“网红”的好奇以及对PhD的崇拜开始阅读这本书的。
书中的主线非常明确,围绕存在问题的人际关系展开,分析“为什么产生”,进而给出解决“工具”,提出几个关键词,诸如视角、信任、尊重等,接着用无数生动形象的实例解释这些“工具”应当如何被使用才能获得最好的收效。当然,如果只是枯燥乏味的说理,我可能就把这本书深深地雪藏了,然而迈克•贝克特尔真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算是循循善诱吧,或者是口吐莲花?总之在他穿插的无数生活小故事中,我总是能够看到自己身上或是身边发生的人和事,也更加确信每个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的侧重点了。
书归正传,首先是第一部分——问题的产生。
其实很简单,一言以蔽之,就是没时间没精力。就像开头提到的小王子里面的“驯养”,小狐狸让他怎么驯养呢?“开始你就这样坐在草丛中,坐的离我稍微远些。我用眼角瞅着你,你什么也不要说。话语是误会的根源。但是,每天,你坐得靠我更近些……”很明显,这样的驯养自然而然,既不突兀,又不冒然。可是这个过程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再者,如果之后小狐狸闹一些什么小脾气,还需要各种各样的哄啊。这种都需要时间和精力。
而人际关系中的隔阂就在于此。没有时间来“经营”这样的关系。是的,人际关系是需要经营的。如果不表达出来,不解释出来,隔阂就会慢慢产生。那应当如何处理?首先分类讨论,什么样的人值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这个分类主要从和我们自己的关系出发,主要分为:择定关系、偶遇关系、继承关系。然后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关系选择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多少了。至于应当使用的方法和策略,就是后面两章的主要内容了。当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需要事先声明:需要“成熟”一点。如果只是个子长了,只是外表上看起来是“大人模样”,心智却仍然不够成熟,仍然使用自己是小孩子时候的那一套处事方法,必然会弄巧成拙的。是时候要长大成人了。
《高难度对话》的第二部分讲了集中人际交往修补工具箱应该常备的几种工具。其中包含:视角(也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信任(是否给对方加上了不同的“滤镜”,有点像是已经主观事先进行了定位)、本分(也就是不要试图改变对方,而是先从陪伴开始,有点像小狐狸提到的“驯养”过程)、情绪(处理好理智和情感的关系)、时间(处理这个人际关系所投入时间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当然,我这么“饱含热情”地罗列出来,很可能对你来说只是“冷若冰霜”的匆匆一瞥,不过书中进行的阐释以及实例非常贴合生活,可以在林林总总的事件中找到自己心目中问题的答案。
就说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吧。不妨先做一道“直男”答不对的题目——请问下列题目中男生做错了几处?
男朋友和女朋友一起下班回到家中,然后瘫倒在沙发中,开始向已经走进厨房准备做饭的女朋友抱怨单位里的种种不顺心,忽然看到女生手机上有一条她哥哥(不是亲生的那种)发来的信息,问她最近好不好,于是他开始质问女朋友为什么和异性混在一起。女朋友耐心解释说只是快过节了的照例的问候。男朋友继续不依不饶。在女生被质疑得有点生气的时候,男朋友一群大道理讲出来,什么已经有男朋友了就不能和任何异性有任何交往了,什么他以前就觉得她的那个挂名的哥哥暗恋她等等。等饭菜端到桌子上以后,男生尝了一口,皱着眉头说,怎么这么难吃。于是双方剑拔弩张开始争吵。
在这道生活实例里出现了几个问题,又应该如何修补呢?
首先,男朋友回到家以后瘫倒在沙发上就开始抱怨——他累,可是他上了一天班的女朋友也累。那是不是应该一起做饭呢?同理,当饭菜端上桌子以后,男生直接恶语相向,是不是应该站在女生的立场上想一下呢(涉及视角)?当他看到女生手机上有异性的短信,是不是事先主动设置好了“女朋友不忠诚”的“滤镜”呢(涉及信任)?有没有冷静地沟通呢?而当女朋友已经不开心想要争执的时候,他又高谈阔论大道理使得矛盾进一步加剧,是不是没有处理好情绪的关系呢(涉及情绪)?
只有各种各样的沟通工具都认真审视了,才能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高难度对话》的第三部分主要涉及第二章所提及的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有点像是配备的工具箱“说明书”。主要是真正在进行这一“高难度对话”时所应当具备的运用技能。主要包括:安全感、畏惧、倾听、反馈、善意以及目标感等关键词。
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倾听”的环节。其实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非常善于倾听别人的人。然而我读到了这样的一句话:
在一场交谈中,对方说:“在工作上,他们从来都不听我的,感觉他们好像看不见我似的。”典型的回应可能是:“是啊!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我记得有一次……”这个时候,我们不是在倾听,而是在说自己的故事。(141页)
原来我一直自以为是的“我在倾听别人”,其实并不是,而是变着法子让对方倾听我而已。那应该怎么表现出来倾听或是引导别人倾听呢?迈克•贝克特尔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句型:比如用给一个问题来推进谈话:“我说的有道理么?”或者请对方解释问题以加深理解:“关于这个,你能多告诉我一些吗?”“能说的更具体一些吗?”再或者总结一下对方的话,比如“那么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你是想……我说的对吗?”等等等等。这一章节所提出来的句型对我来说非常有用,尤其和导师谈话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倾听时极为关键(默默mark了一下)。
最后的最后,迈克•贝克特尔还提到了“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对待家人很不好,但是对朋友很好”;以及“面对高科技的各种技术手段,我们应当怎样运用它们进行有助于对话的事情,而不是阻碍”等等问题。限于篇幅原因,也就不再赘述。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内容值得你慢慢发现,比如:如果想要和邻座的陌生人谈话,应该怎样开启这场“搭讪”?逢年过节面对各种各样的亲朋友,应该如何平心静气机智对待?如果爱情中的隔阂一旦产生,是不是再也无法弥补只能听天由命?等等问题值得我们慢慢品味。
一言以蔽之,《高难度对话》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告诉了我们在“驯养”我们的亲朋好友以及被我们的亲朋好友“驯养”的路上,为什么会产生种种问题?而又有哪些工具应该随时随地准备着。而至于真正的实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定记得三思而后行。
最后仍然用《小王子》里面的一句话结尾吧:
“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小王子又重复着,要使自己记住这些。
“人们已经忘记了这个道理,”狐狸说,“可是,你不应该忘记它。你现在要对你驯养过的一切负责到底。你要对你的玫瑰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