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刻开始,让我们与时光,与青春,与语文邀约,共舞生命的诗意与远方。
2018.7.27 周五 晴天
亲爱的孩子们,很高兴,此时此刻在此地,与你们相遇。能够相遇,就是缘分。而我们,还能够相依相伴,想想,都是幸福满满。
今天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三句话:
语文,是流向生活的河流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座的你,是否懂得?语文,是一门学科,它教会了你写一笔一划方方正正,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它教会了你读一字一句,抑扬顿挫,魅力无限的文章。除此之外,你觉得,语文还是什么呢?你心目中的语文,它最理想的模样,应该是怎样的呢,你有没有想过?
亲爱的孩子,语文,它还应该是生活,或者说,它本来就是生活。我们学习语文有什么用呢?仅仅是为了会写自己的名字,能读几篇像样的文章吗?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语文,它是生活的缩影。生活里的柴米油盐,自然里的风花雪月,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它都是语文的一部分。体尝它们,欣赏它们,感悟它们,就是在学习语文,在运用语文,在涵咏和内化语文。
语文,生活是它的外延。没有了生活做支撑,那语文只能是一摊烂泥,一堆乱麻。而语文的终极指向,也就是生活。
学习语文,让我们对花花草草顿生喜悦之心,让我们对灾难苦痛有了更理智的理解,也让我们虽然行走在纷扰庸俗的尘世,却依然有莲花般的纯净和坚贞。
学好语文的第一点,就是把自己融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一切,在生活中感悟真的一切,在生活中创造善的一切。
语文,是写给生活的情书给
这句话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那就是:写给。
“写给”这个词很有意思。不仅仅是写,而且还要“给”写,是很主动的,很快乐的,很心甘情愿的,没有功利追求的一种积极状态。
这也是老师要告诉大家学好语文的第二个关键,那就是勤练笔。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它就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把生活里的所见所闻,点点滴滴,都用文字记录下来,那也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而且,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方法。
我常常记得小时候,老师让写日记,一听说要写日记,很苦恼,甚至是很痛苦啊。现在想来,当把日记变成一种任务的时候,痛苦就已经产生了。
也许你会说,老师,没写的呀!生活每天都是一模一样的,学校和家两点一线,枯燥死了。也许你会抱怨说,有什么可写,日子不就是吃饭睡觉打豆豆吗?
错错错,生活不仅仅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这份诗与远方在哪里呢?要从哪里才找得到呢?
从生活中来,从阅读中来。阅读会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缜密,眼光更睿智,态度更理性,灵魂更通透。
英国著名作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他还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当然,读书不是盲目跟风,不是随波逐流,不是漫无目的。读书,也要有所计划,有所选择。
在接下来的三年,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每一册都是“2+4”阅读推荐模式。所谓“2”是两部名著是必读书目,要求是精读。所谓“4”是四部作品是自助阅读。自主阅读的前提也是读,而不是不读。
不读书,就没有输入,没有输入,就没有存货,没有存货,你拿什么来输出,拿什么给你的三年初中生活以交代?
而且,我告诉你,孩子,阅读和写作还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阅读得多了,你由不住地就想要写点什么。而写作的欲望与表达上的偶尔矛盾与落差,又在无形之中催促着你,阅读!阅读!阅读!
这一点,我个人就有比较真切的体会。
去年七月份,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我重新拿起了笔,开始了漫漫写作路。那时候,我为自己定下的硬性要求是,每天一千字。
最初的两三周,热情的冲动尚未完全消退,所以每天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杂乱事务的介入,每天一千字常常会出现困难。
那时候,我也想过放弃。可是,就那么轻而易举地,又无厘头地放弃,真的,我不甘心。而且,我自认为自己也不是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没有丝毫耐心和毅力的人,我凭什么要放弃?
就这样磕磕绊绊地坚持着。有时候找不到素材,就去阅读。阅读生活,阅读自然,阅读书籍。
断断续续地,读了二十多本电子书,读了十几本纸质书。这个数字听起来也很少,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可是你要知道,这个数字于写作之前的我而言,已经是很让我满意的一个数字了。
阅读与写作,更像是孪生兄弟。失去了其中任何一方,另外的一方也将抑郁而终。
我从去年开始到现在,不知不觉写下了六十余万字的生活杂记,去年一个寒假领着你们的学长,我的上一届学生,写下了十二万多字的微日记。
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份坚持,是一份笃定,是一份热爱和自信。
没有人天生会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拿起笔,这是关键。没有人一下子就能妙笔生花,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所以,先从每天坚持两百字的写作开始,慢慢地写,慢慢地读,慢慢地积累和感悟。
如果你觉得每天两百字都是多,那我们每周一三五写,二四六休息。我做你们的监督者。在你们写的同时,我也写,同样是每周一三五,我会把自己的文字发到公众号或者微信群里,请大家做我的监督者,好不好?
让我们一起,用最美丽的汉字,记录和描摹最美的生活,算是我们用魅力无穷的语文,给生活写一封悱恻缠绵,含情脉脉,韵味悠长的情书。
语文,是许给生活的未来。
在这里,老师想告诉你,学习语文,不是为了会写几个字,能解释一个词语的含义,能答一份试卷,考出一个满意的分数。学习语文,是为了让我们以语文为基础,走向更远更美的远方,看到更好的风景。
当你孤独的时候,当你落寞的时候,当你惆怅的时候,当你痛苦的时候,当你绝望的时候,你要学习语文。
语文的世界里,藏着一颗丹心,满腔热血的屈原,藏着采菊东篱,悠然恬淡的陶潜,藏着仕途不顺,却依然豪迈自信的李白,藏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坦然,对人生的理解,藏着华夏民族最坚韧,最优雅,最浪漫,也最富有诗意情怀的精神密码。
学习语文,就是让你在先哲圣人的语言文字里,汲取到可以使灵魂蓊蓊郁郁的天然营养,消化成你的血肉,助你成长,让你飞翔。
多年之后,当你走上社会,当你垂垂老矣,回忆往事的时候,你会淡淡地说,感谢语文,是语文给了我现在的一切。这,就够了。
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是,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高考者得天下。这话,说得夸张,却也符合实际。语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果你连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没有培养好,那将来,该何去何从?
语文,是许给生活的未来。
语文的深邃,语文的广博,语文的高蹈,语文的豪迈,语文的乐观,语文的豁达,语文的澄澈,会让你虽然身陷灾难的“囹圄”,却还是保持着一份纯粹的天真无邪,赤诚无悔。
现在,让我们一起,将这三句话大声地喊出来:
语文,是流向生活的河流;
语文,是写给生活的情书;
语文,是许给生活的未来!
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起,让我们携起手来,拿起笔来,翻来书来,慢慢地走,慢慢地写,慢慢地读。
荀子在《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语文,就是一个慢火候,像炖汤,像熬药,像打木制的纯手工家具,需要慢火,文火,需要耐心,细心,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等待和坚守,行动和勇气。这个过程,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和阻碍,但是,请你不要害怕,也不要灰心。
你要记住,你的语文之路上,还有我的肩膀可以依靠,还有我的双手可以牵起,还有我的目光可以相送。
让我们,一起,在语文的路上,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一路行走,即使偶尔有泪可落,心中也不觉得是悲凉。
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