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内容/这篇文章,和我有什么关系?
早晨醒来,跳入脑子里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这也是我的苦恼!
人们只关心自己和与自己有关的话题和内容…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可是要理解到和做到太难了…
我是研究传播的,有本书叫《疯传》,里面讲到“故事性、实用性、可视性、增加社交货币、冲突性…等六要素”可以增加传播,可是真的晦涩难懂,至今我也没看懂。
但我什么东西能传播?
——就是跟我(用户/粉丝)有关系!
鸡汤/养生/娱乐/八卦之所以能传播很广泛,因为它天生就跟大众人群有关系。
换成别的内容,比如我熟悉的教育/培训,就不一定行了。它一方面感兴趣的群体是相对小众的,另外一方面"你说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什么东西跟粉丝有关?
或者说粉丝不停刷屏在追求/寻找什么?
两点: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所以我觉得我们做传播,输出内容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你是做哪一类内容的?你的受众/粉丝是大众的还是小众的?
2.你的粉丝/你定义的粉丝他们在苦苦追求什么?逃避什么?焦虑什么?迷茫什么?
2.内容不在乎高、上、大还是低、俗、low,而是对粉丝胃口。
3.让人听的懂:我们觉得写的内容很好,粉丝也确实“感觉”很好,但就是听不懂。
我也犯这个错误,我输出IP营销方法论快一年了,很勤奋,每天三五千字,累计起来有近百万字了,可是绝大多数的人根本看不懂,甚至付费跟我学习一段时间的人,属于比较愿意深入了解的人了,也是搞不太懂。
这是因为纯理论性的东西,理解它不单单是“看那段文字”还需要有“背景知识/背后经验/实践”。
比如我说打造品牌就是打造符号,打造IP就是打造标签,这句话把两个东西本质都讲完了,你真的理解吗?不一定,符号——符号学,又是一门独立的大学问,属于传播学里很重要的一个分支。没系统学习过传播学,你很难通透的理解什么是符号?
4.那有没有解决办法?
有!
这也是粉丝告诉我的。
我们作为“作者”以为的好(什么干货之类的…),跟粉丝理解的好,是两回事。不仅仅写的是ta关心的话题,还要更进一步:怎么和我直接相关?要让人“零距离”的读出来!
这个秘诀就是:案例!
跟ta一模一样,看得见、摸得着、跳一跳能够的着的人的案例。
案例主角要是差距太大,哪怕案例是真实的,粉丝也会觉得与ta没关系。比如说打造IP,你用的都是吴晓波、樊登的案例,即使真实描述,粉丝也会觉得跟ta关系不大,因为差距太大了…
但是要说有个在三四线城市潍坊做小儿推拿的,人家过去三年就是坚持写文章,拍视频,聚焦某一个话题,现在已有上百万粉丝,成为小儿推拿这个领域里的超级IP…
这个案例,粉丝就会觉得跳一跳能够着。
总结:
好内容是跟粉丝有关系的。
好内容是粉丝能从里面找到自己的。
好内容是能给粉丝创造美好体验的。
好内容是能让粉丝为ta自己行动起来的
人皆有渴望和梦想,没有干甘愿当一辈子废柴的,但是有大把的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的人;人皆有渴望和梦想,只是人自己都不一定能知道它、找到它、激发它。
我们把自己的用户想的越清楚,才能真正找到他们的渴望和梦想,才能帮他们找到那个激发的按钮!
【作者丨祝老师:IP营销方法论开创者、为个人/企业打造IP赋能!IP营销是对新媒体营销和品牌营销的重大升级,IP营销是新媒体时代的蓝海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