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平娟
杜甫草堂、武侯祠、都江堰、青城山……当提及这一个个赫赫有名的名胜古迹,我们自然会想到成都,想到这中国十大历史古都之一的古蜀文明发祥地。亲近成都,感受它丰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风物,是埋藏在心底的一个夙愿,只是未曾想到它会如此快地变为现实。
2019年12月8日,跟随“高平市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乡村教师培训项目中学学科骨干教师成都培训”团队,我们的成都之行拉开了序幕。只是这次出发不为旅行,单为寻梦,寻一个关于教育的梦。
冬月的北国寒风凛冽,而美丽蓉城却还是花团锦簇。古朴的街巷里,金黄的银杏叶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流连,悠闲生活慢成都让人神往。这一周的培训,又会带来怎样的体验?
五天的学习,在每一个晨光中行进,又回归于苍茫暮色里。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棠湖中学实验学校、新都一中实验中学、新都一中附属中学、双槐中学,当我们开始走进这一所所名校,深入到它们的校园、课堂,去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那个关于教育的梦也慢慢有了答案。
一、以优美环境陶冶人。
走入南国的校园,感觉完全不同北方。银杏树、椪柑树、柚子树、铁树、榕树、芭蕉树、羊蹄甲、黄树、香樟树……四处遍布的绿植或秀颀高大,或粗壮蓊郁,或婆娑招摇,但每一株都是那样茂盛,似有无穷的活力,再加上不认识的各色花儿,这哪是入了校园,分明是一座座收纳珍稀树种的植物园。这里不仅有景观树,更有各色果树,在棠湖中学实验校,我们更是看到了孩子们自己种植的小菜园。在一个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能够让我们的孩子亲近自然,亲近最原始的农业生产,这应该是我们永不能忘的根本。
二、以高雅文化熏陶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丰富多彩的文明的精神生活,乃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各自综合技能的温床。” 走进这五所中学,扑面而来的校园文化建设让人如入芝兰之室。随处可见的文化墙或古色古香,或动感时尚,涵盖了从传统文化、经典文学到文化遗产、社科前沿等诸多门类。在教室、在操场、在宿舍、在餐厅、在楼道……凡是你可以看到、想到的地方都有这样至纯、至美的文化熏陶。还有他们的活力大课间,动感课间操……孩子们能在这样有爱、有情、健康、整洁、高雅、温馨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自会养就一片郁郁芬芳。
三、以一腔真情培育人
课堂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最能学到真经的地方。五天时间,每日一校,我们走进课堂,真实地去参与、去感受,一系列的听评课下来,收获很多。
双槐中学仇书琴老师的《握手中的数学问题》,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又把数学模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既训练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升了学生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新都一中附中熊莉老师的《定语从句》走出常规,淡化语法知识讲解,通过五个句型中引导词“that”的使用,让学生掌握“that”在定语从句中做主语、宾语的用法,并引导学生关注英语学习中图片的解读,进而渗透情感目标的达成,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如水到渠成。
棠湖中学实验校陶云莉老师心思灵动,执教的《天机云锦任我裁》构思精巧,一堂写作课上得诗意浓浓,这是语文的美好,也是教育的美好。
什么是教育的美好?满怀一腔热情,用心地教,智慧地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习中收获知识、感受美好,如是甚好。
四、以踏实作风服务人
教育是一项教育于人、服务于人的事业,也是一项用心的事业,所以它需要热情,也需要智慧,更需要去创造。成都七中实验校的“校园文化构建”,棠湖中学实验校的“以‘学’为中心 构建‘高品质’课堂”建设,新都一中实验学校的“三优学院”建设,新都一中附属中学的“转转课”、“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双槐中学的“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创客班建设以及黄家丽老师的“语文个人积分账户”研究……这些认认真真做教育,扎扎实实搞教研的学校和老师都深深打动了此行的每一位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是“成都”城名由来,意思是这个地方一年汇聚成村镇,两年成城市,三年就是大都市了。我们想,教育这座大都邑的建设也应是如此吧?聚众人之力,集百家之长,灌以你我一腔赤诚,教育这座城方可根基牢固,光耀环宇。成都之行,逐梦之旅,用心教学,以情育人,携一颗初心勇毅笃行,我们永远都是教育路上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