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开始,我养成了一个坏毛病,总是忍不住剁手。看到好课程,好资料,就会赶紧买赶紧囤,生怕自己会错过。
明明记得,自己有买过某个相关系列的资料,还没有读完,但是就是忍不住还是要买。
因为自己时间安排得比较紧凑。所以,有些课程往往花了大价钱,但是一直没有看完甚至有些根本没有看。亦或者对于某些硬课,我根本没有时间去好好消化或者完成相对性的家庭作业。有时候甚至到了晚上睡觉前发现自己各种花花绿绿的课程没有学完,心中又充满焦虑和悔恨,开始又涌现出自己浪费钱且把自己过得特别累的状态。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在想,我这样忙忙碌碌却看似毫无进展真的合适吗?我选择的路是不是错了?难道努力也错了吗?
我相信,还有很多朋友也遇到了跟我一模一样的问题。
恭喜你~
只要你认真看今天的文章,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提升5倍工作效率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今天,主要给你分享的就是精要思维
一、什么是精要思维
精要一词,《精要主义》这本书中指的是:
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对的事情。它也不是提倡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主张只做必做之事,尽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从而达到个人贡献峰值。
核心:若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贪多求全,事事应允。
简而言之——追求更少,但更好
是不是很好理解呢?
二、为什么要养成精要思维
我总结了最常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而常规化的系统化的精要思维能更帮助你更快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因为任何事情一旦形成常规,它可以减少对精力的占用。因为人的大脑就想电脑一样,如果内存不足或者运行时需要启动的程序过多,启动的速度就会越慢。这两年我用IOS系统最大的感受就是快和清净,网页根本不会像Windows系统一样弹出其它不相干的界面,这样能使我更快地进入到工作和学习的状态中。
三、如何正确的运用精要思维
1. 学会精减
学会让事情变得少——更少。 时间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没有之一。因为不管你是主席还是小老百姓,不管你是CEO还是职场小白,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所以,除开睡觉吃饭和工作,真正留给我们学习充电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并不多。很多人都在学习时间管理,但是时间是不需要管理的。我们需要管理的,是我们的精力。如何让自己能够更大效率地利用好这24小时中其他的部分,就尤为重要了。学会精减,是你我人生的必修课。在此我们需要学会选择,学会区别有意义的少数和无意义的大多数。选择对你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有意义的少数。告诉你一个小原则:精选——只接受前10%的机会。严格恪守这一原则,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你也无需再纠结。
学会让事情变少的另一个方法是——学会拒绝,不要做便利贴女生或男生,不做好好先生。学会给自己画出清晰的边界,对于那些跟自己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可以不做,但这不是意味着你在工作中完全不管团队哟,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学会区分哪些真正是超出边界的事情。这里也有一个小tip:If it isn't a clear YES, then it's a clear No.
2. 学会享受
这里所说的享受,指的不是一味地胡吃海喝,而是说学会适当地投资自己的思想、身体和精神。因为就给世界作出贡献而言,最珍贵的资产莫过于我们自身。如果不对自己进行思想、身体和精神的投资,那么我们就毁坏了用以达到个人贡献峰值的最佳工具。如何享受呢?书中提到两条:
学会保证充足的睡眠 曾经的我也傻傻地认为,睡得越少就能干得越多,这样我的效率就会越高,因为我大脑运行时间更长。然而,我发现我错了,首先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自己明显感觉,以前熬夜第二天睡两小时就可以恢复到活力满满的状态,现在一熬夜,我得两周才能恢复。所以,熬夜,再也不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之一了。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睡眠有助于身体的休息,而且,睡眠对大脑的作用更大,德国吕贝克大学一项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一个完整的晚上睡眠能增强大脑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保护睡眠,是保护自己的身心资产。按时早睡早起,养成规律化作息是高效人士的正确开启模式。
学会玩游戏。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从年初的跳一跳,跳出的人生大道理再到现在的最火的各种小游戏。这些都是鼓励大家进行新的探索,拓宽思维的疆域;创造新思想。喜欢玩游戏的人,往往更有创造力,也更加能够快速地适应新奇的事物。此外,玩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能够刺激大脑的相关区域,进行小心谨慎的逻辑推理和无忧无虑,不受束缚的探索。所以,游戏对于大脑的执行功能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试着让游戏走进工作,让游戏走进生活。坦白说,这一点倒是挺颠覆我三观的。但是作为精要主义者,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游戏思维,让生活充满乐趣的同时也充满更多可能性。
3. 学会做以一当千的决定
学会了精简思维,最重要的去执行。我也曾信心满满地做好了各种计划,也学会了对不重要的事情说不,但是有时候很多事情还是完成不了。怎么办呢?
我们要学会做以一当千的决定,以下的小Tips 也许会很实用:
001 找出自己的"最慢行进者" 书中的例子说在一次学生的野外行军过程中,如果改善该队伍中行进最慢那个学生的速度,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会大大提高。应用到工作中,我们如果解决了那个影响自己工作效率的“最慢行进者”,我相信整体效率也会提升很多。
002 先啃最难啃的骨头 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难的事情,《如何吃掉一只青蛙》这本书中也多次强调先吃掉那只最丑最大的青蛙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古典老师提出的每天三件事中也多次强调每天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完成那件最难的事情,这样完成之后,整天的心情都会变好,整日的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003 比预计时间多留50% 正如之前所说,我们总是乐观地过高地估算我们的能力,所以每次只要出现一点点跟预期不一样或者是其他意外的事情,我们的任务清单就很难完成。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我总是完成不了”的挫败感,而我们的坚持和努力往往会被这种挫败感所扼杀。这个方法,最近尝试了一下,比如从我家到公司一般走路是15分钟,一般情况我都是踩点去。有时候会在路上耽误了点就会需要狂奔,甚至没有时间吃早餐。当我把时间预留为22-25分钟时,我可以优哉游哉地走过去,优雅地吃完早餐,还可以提前在办公室做好to-do-list,心情大美,效率也提高了。所以,你也不妨一试。
004 积小胜为大胜 人们都喜欢正反馈。从上面的小事可以看出来,当我吸收到正反馈时我会很开心,效率就会提高。这样不断行程正反馈,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就会慢慢更上一层楼。所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可以慢慢给自己设置这样的小胜环节。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动手的话,可以尝试着写成功日记,《小狗钱钱》里的小女孩就是遵照这个成功日记成就了自己后来的财富之路。每天晚上记录5-10条自己当天做成的事情,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这会成为你的秘密武器库,威力无穷。亲测有效,你也可以试一下。
总而言之,请记住If you don't prioritize your life, someone else will.
如果不能自己安排生活的优先次序,
就只能任由别人替你安排。
最后,让我们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瘦个身,告别冗余和忙碌,学会让精要主义成为自己的决策系统,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