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设计管理的三原则

第一、多样化原则。

作业形式多样化即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让学生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等多种不同形式来完成,可以布置书面作业,也可以布置非书面作业,语文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避免语文作业形式单一。作业形式多样符合了中学生接受事物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完《岳阳楼记》后,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有:

1.想当作家的,抄写课后词语,摘抄你认为优美的写景语句,积累语汇;

2.想当导游的,读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当导游写一段导游词;

3.想当美术师的,把岳阳楼的美景描绘出来;

4.想当设计师的,通过上网及书籍阅读了解各地风景名胜,领略江山的多娇,感受艺术师的高超技艺。

第二、层次性原则。

作业管理的设计与布置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一定的坡度和层次性,给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后20%的学生,要重视兴趣、态度、基本规范的培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学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后,我们设计的有:

普通题:抄写背诵这首古诗。

试着把古诗中描写春天的景象,自己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

提高题: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很多文人墨客都用诗文来赞美它,请你去收集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比一比谁收集的最多。利用休息的时间去郊游,郊外找春天,看看你从哪里发现了春天,把你看到的景象结合自己的感受用文字写下来。

第三、生活性原则。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语文作业要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兴,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养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好习惯。

例如:

学完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活动后,可发动学生搜集校园流行语,经典的商匾额分别编成“集锦",对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报刊病句、低劣广告等也收集一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语文。

除此外,还可以让结合课文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作业,如学完毛主席的《新闻两则》后,为班级写两则新闻稿。在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可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节日的诗词、灯谜、对联、传说等,从而引导学生感悟民俗文化,学会欣赏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