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传》—一同探寻水果的魅力
纪录片:《水果传第一季》
生长于阿里山邹族,这是一种爬藤植物,附生于巨木之上,唯有鸟儿、猴子和善于爬树的邹族人才能获得它的果实。采集后,进行削皮,剖开,切口会分泌出一种乳白色的粘液(这是因为果实中富含大量的果胶)。爱玉果是一种隐花果,里面整齐排列的细小颗粒,才是它真正的果实,被称为瘦果。果胶酯酶在爱玉后面的变身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烘干后,从内部翻出,然后进行曝晒,刮取爱玉子。进行洗爱玉,制作台湾古早甜点:爱玉冰。
越南胡志明市Vincent和Samuel经营着Bean to bar 巧克力品牌 他们回到丛林,认识巧克力最初的模样,猎取制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 。生长在南北纬20度之间,四季都可以开花结果,因为品种的不同,可可果的表皮有着彩虹一般绚烂的颜色,诱惑动物采食,以助于种子的传播。经过一道特殊的工序,使可可果进行完美的蜕变,可可豆发酵后进行晾晒,精心挑选后进入巧克力工厂,开始另一段奇幻旅程。烘烤—粉碎—去壳—研磨后变成巧克力浆,流动的浆液注入模子,再经过冷却—凝固—脱模巧克力终于闪亮登场!
陕西马家坡:充足的光照,秋冬十多度的温差,使这里生长出的尖柿格外的甜。柿子红不过一季,人们必须想办法留住它的甜美。柿子去皮,挂晒,西北风带走水分,揉捏果肉,使柿子软化,脱涩。一个月后,柿子彻底糖化,拥有了金红的颜色和柔软的身体。制作合儿饼(一合就是两个,也叫鸳鸯饼),以柿皮为隔层,放置在大陶缸内,随着剩余水分的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也渗透到表皮上来,吸水的果糖,形成一层糖浆,不吸水的葡萄糖则会形成一层白色糖霜,包裹着果糖糖浆。进入深冬时节,柿饼也染上了深冬的颜色,当柿饼日益甜蜜,树上的柿子继续积累着糖分。每年,人们都会留一些柿子在树上,在漫长的冬日里,这些柿子将会成为鸟儿们的美食。
内蒙古根河:居住着鄂温克族最远、最神秘的一个支系: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八月,大 兴安岭深处的各种野果,星星一般闪烁在山林里,点亮了孩子们的童年。中妮浩带领两个曾孙女深入森林,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野果:蓝莓。这是一种极其耐寒的水果,能抵御零下五十度的严寒,根部生长在七十厘米以下的常年永久性冻土中。曾祖母施展一种魔法,让它变成一种比蜜糖更甜蜜的食物。果胶是这场变身的主角,果胶产生凝胶作用,变为蓝莓果酱。鄂温克人最喜欢的搭配,则是蓝莓酱和列巴。蓝莓果酱为长期以肉食为主的的鄂温克人提供了难以获取的维生素。
广东湛江徐闻: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小县城,绵延二十万亩的菠萝田,人们称这里为“菠萝的海”,台湾的甜点大师郭荣锦的最终目的地便是这里。五月,是菠萝丰收的季节,各地的工人们聚集在这里采收菠萝。野生野长的凤梨被人们的想象力点化,摇身一变,成为一道精彩的甜点:凤梨酥。切丁后,放入锅中,用慢火熬制,不断搅拌,直到固体的果肉成为流动的金黄,揉搓成型,酥皮包裹着果肉,烘烤过后,凤梨的香气和酸甜浓缩成一枚小小的凤梨酥炸弹,只待味蕾将它引爆。
日本埼玉:六月,日本埼玉县的梅子静待着人们采摘,梅园主人山口由美将梅子筛选打包,送至镇上的农贸超市,山口被公公对梅园的感情所感动,真正下决心接手梅园,成为梅园的第三代掌门。梅园的原产地为中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日本的青梅最早是在一千多年前由日本的遣唐使从中国引入。山口的梅园里一共有九种梅子,其中最多的是白加贺梅。在日本,这种梅子有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泡梅酒四升的广口瓶加入一千克白加贺梅和一千克冰糖,最后倒入1.5升的烧酒,在漫长的时光旅程里,梅子将逐渐褪去青涩的模样,把自身的芬芳、酸甜和颜色,一点点融入到酒中,直到透明的液体逐渐变为美丽的琥珀色。数月之后,一坛醇厚芬芳的梅酒等待人们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