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深秋的黎明,南山潮起了淡雾,古城川道的村舍田野,静虚素雅着文人画一样的诗情意境,尚未到下霜时节,麦苗确已拱破地皮嫩着几寸生命之绿。
几乎所有的树木,在经历了季节变化之后,树枝干硬叶落归根,就秃显出了生命的质感。
被霜潮过的,不只是我的记忆,还有一段乡愁。近二十年的乡村生活经历,决定了我与这片土地的情感是结实的。“不愉快的童年”致使我久来习惯于沉默潜行,遂生发出这类“接通地脉”的生活体悟:“耕读传家”的古训延续着民族文化的精神走向。
这使我联想到了浔阳人陶渊明。
在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处于外族入侵的战乱纷争和统治阶级欺压、剥削、打击与迫害的苦难时期的陶渊明,或许颇为郁闷。与其说他是向往商山四皓的隐居之地, 不如说1600年前的“桃花源”,正是陶渊明追求和平、自由、平等的美好生活的因缘初衷。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可以说,在中国自古以来所有的农民里,就数他的庄稼种的最不好。他应该养一群牛羊的,却偏偏喜欢饮酒,这或许正是他的诗文里能闻到酒味的清醇的原因吧!
受道家思想影响,陶渊明是渴望“天人合一”超凡脱俗的境界的,他在田园生活中最终找到了情感的归宿,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那么,“桃花源”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传统文人盖在历史画卷上的,一个具有标志意义和特殊文化符号的图章。
本土的古老传统,是以世代乡民顽强守土的勤劳、倔强为智慧和豪壮,所以粗茶粗粮粗布衣。一个“粗”字,就道出了中国西部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的知识结构和精神质地······
噢——我们中华文明发祥地的中国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