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情感的形容词(用“~い”的形态结束的活用语)多如牛毛,试着将那些列举开来后,才发现其颇感兴趣的地方。
“いまいましい、いらだたしい、恐ろしい、悲しい、悔しい、怖い、寂しい、せつない、つまらない、つらい、憎い、ねたましい、恥ずかしい、空しい、わびしい……“[1]
等等,多是表达消极情感的话。
心想着“那可不一定,表达积极情感的形容词也一定很多吧”遥想一番后,能马上浮现出来的也只有“うれしい、面白い、楽しい”[2]左右的东西了。除此之外,就是略显生硬的“ありがたい”(“ありがとう”倒是经常使用)了吧。可谓寥寥无几。人,貌似相较于积极情感,带着消极情绪时,发声的欲望是越发强烈的。
“おかしい”[3]是又如何呢。“听到荒谬的事,‘おかしくて’笑了起来”的情况下,那是积极的亦或是什么。因为也有轻视对象的感觉,暂且不谈吧。
在这些的前提下,和朋友玩起“互相使用正负形容词的游戏”,就能做到百战百胜了(虽然是说不上的游戏)。故而选择说负面情感的形容词就好了。
这个游戏有需要注意的点。“美しい、うまい、すばらしい、喜ばしい”[4]等等的形容词不含其中。这些虽然也是积极意味的词语,但并非形容自身情感,而是表示事物的评价,故而称之为“评价性形容词”。
尽管积极情感的形容词屈指可数,但各自的语源却也并非清晰明了。
“うれしい”[5],虽然常言道和表示“心”的“うら”[6]相关,但谁又知道心是怎样的状态,属实暧昧。或许是有某些的关联吧。
“楽しい”是从“手伸し”[7]而来,俗话说开心地手舞足蹈的样子。如果是那样的话,如今的“伸す、伸ばす、伸べる”都有“伸”的基础。只是,不太清楚它后面何时接形容词语尾的“し”。
“面白い”是个特别奇妙的词。“脸色煞白”,怎么就和正面情感的“面白い”扯上光系了?
“面白い”有个非常出名的语源说法。就是9世纪《古语拾遗》[8]里记载着的,天岩户的故事。
天照大神藏在岩户里,世界变的暗无天日时,众神在岩户前举行了歌舞音曲。总算是相安无事的把天照大神从岩户里引诱出来,随即天亮大家终于能看清彼此的样子,“面、皆明白し”。一同“手を伸べて歌舞”。
此时,众神唱着“あな面白〔=ああ面白い〕、あな楽し〔=ああ楽しい〕”。是说,日照射着,样子得以看清因而“面白し”(“しろし”有清晰可见的意思),伸展着双手舞蹈着,“楽し”一词由此,诸如这样的故事。
上述常被认为是为了戏剧化的表现,进而牵强附会的说法。但意外的在后世的语源研究里所被重视。先前介绍到的“楽しい”是从“手伸し”而来的等等说法,可谓是《古语拾遗》的原封不动。
曾有幸接触过大野晋的《日语年轮》里“面白い”词源相关的内容。彼观点也谓《古语拾遗》里的的变相说法。
〈「おもしろ」は面白が原義で、目の前がパッと明るくなる感じをいったのである。それで、月の白く照るのをおもしろ(原文傍点あり)と言い、林をぬけて、眼前がパッと開けて明るい光がまぶしい時にもおもしろかった〉
(“おもしろ”写作”面白“,在本义里,深感眼前一亮。故而,皓月当空称之为“おもしろ”<原文重点>,穿越树林,一下子拨开眼前的迷雾被明亮的光芒炫得睁不开眼时“おもしろかった”)
如大野所说,“面白い”原本是用来正面评价物品或景色样子的形容词。《万叶集》[9]里,诸如缝补的袋子、划过夜空的明月、旅途终点的山峦、原野、人的样子都是使用“面白し”。如今也会说“この庭は面白い”。如此褒义的评价性形容词,此后也用来表现积极的情感。
大野的观点,可谓颇有说服力。只是,若论“目の前がパッと明るくなる(眼前一亮)”,应该不是“面白い”而更应该是“面前(おもまえ?)白い”。“前“这个要素到底从何而来呢。
为了解开那个不自然的地方,堀井令以知在《ことばの由来》里说明道。
“オモは面であり、したがってオモシロイはオモテ(表面)が明るくなることである”
(“オモ”既是表面,因此“オモシロイ”是“オモテ”(表面)明亮起来的意思。
原来如此,“面”和“表”是同语源。“水の面”换言之就是“水の表面”。如果按“おも”并非“顔(脸)”而是“表面”来思考的话,道理就说得过去了。
只是,古往今来,“おも~し”形式的形容词,总是与“顔”有所关系。诸如“面立たし”(长脸的感觉)、“面にくし”(面目可憎的样子)、“面はゆし”(难为情的样子)等等。在此其中只有“面白し”的“おも”认为“表面”只能说是权宜之计。
就我而言,不妨把“面白い”的“面”是“顔(脸)”的意思,“白い”是“突然明朗起来”分开理解。换言之、看到美丽的景光,感觉春光满面。
在现代语里,“顔を輝かせる”换言之就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的意思。此外,虽然是最近年轻人里的俗语,表示期待的时候,也会说“ワクテカ”(わくわくして顔がてかてかする)。古代的人,即使认为自己的面孔熠熠生辉般高兴的样子用“面白し”来表现,也无生硬之处吧。
PS:柱脚会不会太多。原文引用会不会太多。阅读节奏会不会被打碎。
-
“いまいましい(可恶的、可恨的、讨厌的、可气的)、いらだたしい(急躁、焦急)、恐ろしい(害怕)、悲しい(悲伤)、悔しい(后悔)、怖い(可怕)、寂しい(寂寞)、せつない(难受、苦闷)、つまらない(无聊)、つらい(艰难、痛苦、难过、难受)、憎い(憎恶)、ねたましい(嫉妒、眼红)、恥ずかしい(害羞、惭愧)、空しい(空洞、虚伪、空虚)、わびしい(寂寞、冷清)……” ↩
-
“うれしい(高兴、喜悦)、面白い(有趣)、楽しい(高兴、愉快)” ↩
-
“おかしい(奇怪、可笑、滑稽)” ↩
-
“美しい(美丽)、うまい(美味、巧妙、顺利)、すばらしい(完美)、喜ばしい(荣幸)” ↩
-
“うれしい”(高兴,快活,喜悦,欢喜) ↩
-
“うら”(裏/うら:背面;后面;里边) ↩
-
“手伸し”(手伸し/たのし tanoshi)。
手(た):“て(手)”的语音交替。多接在其他词语前面组成合成词。「―枕」「―折る」「―なごころ」。
语音交替(简称交替,或译语音变异,英文 alternation)指的是同一语素具有不同音位学实现的现象。每一种不同的实现形式叫做交替形式(英文 alternant),交替形式可能受到音位学、词法学、句法学环境的调控。
语音交替为同位异音和同位异形的确定提供了依据。-wiki ↩ -
《古语拾遗》(日语:古語拾遺/こごしゅうい Kogo Shūi)是日本平安时代神道资料集。由斋部广成于大同2年(807年)编纂[1]。全1卷。
其中内容记载的是从天地开辟到天平年间(729年-749年)的事情。其中有一些内容连《古事记》、《日本书纪》都没有录入。
斎部氏自认为是天太玉命的子孙,因此书中有许多关于天太玉命的记载。 ↩ -
《万叶集》是现存最早的日语诗歌总集,收录由四世纪至八世纪4500多首长歌、短歌,共计二十卷,于七世纪后半至八世纪后半编辑完成,按内容分为杂歌、相闻、挽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