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年第一天到现在,平均每天的文字输出量能够达到1500字。这比我最初给自己制定每天输出1000字目标超出了很多。
但回看每天的更文,质量实在是不敢苟同,至少是良莠不齐。有些文章逻辑清晰,主题明确,利益非常新颖,整体上来看比较通顺,自己也比较满意;还有一些文字回头再读起来,词不达意, 逻辑混乱,主题不清,自己都不知所云。
我每天更文的目的就是练笔。通过每天持续不断的更文,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更应该追求质量还是速度呢? 我也一度产生过疑惑。
从小我就是个慢性子,读书的速度慢,写字的速度慢。初中之后答语文卷子,作文儿几乎没有写完过。当然每次都能达到高分,就是因为自己虽然写的慢,但是写的细,写的比较精致。慢工出细活儿,是我很多年来的写作风格。
文字质量肯定是写作水平的根本。多少人写那些喋喋不休的长篇大论,让人昏昏欲睡。而有的人短短几句小诗,就让你沉醉其中,意犹未尽。张口就能背出的唐诗加起来能用多少个字?
顾城的那首惊世骇俗的短诗《一代人》,其实只有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再多一句话,再多一个词,一个字,都是画蛇添足。 都没有这种闪电划过夜空的效果。
我们上学的时候就常常要背诵文言文。文言文的主要特点就是字句简练,字字珠玑。三五个字的描述,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儿就需要很多句话,也道不出其中的意境。背诵文言文特别能锻炼我们写作的语感。
文言文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当然不取决于他的字数,而完全取决于文字的质量。
文字质量是文章的基础。有用的话每个字都很值钱,没用的废话写多了只是浪费纸张。
但是注重文章文字的质量,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对文字输出速度的追求。 作为千古奇文的《滕王阁序》质量之高无人能望其项背。王波写下这篇的文章时候,却是即兴发挥,一蹴而就,文字输出的速度与质量都让人叹为观止。曹植七步成诗同是千古佳话。
日更挑战是养成写作习惯的好办法, 日更一遍,才有可能日日精进。之前我在简书上几次尝试日更挑战,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很多时候为了写出一段文字,不得不搜肠挂肚,费尽心思,却迟迟不能落笔,最后导致了挑战失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太过追求文字质量。文字表达需要天赋,也离不开经常练习。文字的输出量与文字水平,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相关的。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文字输出量, 而且逐步递增加量, 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提升文字表达能力最有效最可行的途径。
一个比较专业的作者,必须保证一定的文字输出量。 在网络文学发达的时代,没有人有耐心,等待你慢节奏的更文。所以这一次我选择先提升自己的写作速度,再仔细研究打磨提升文字的质量。
先追求速度,再追求质量。 这不仅是我在写作文字上的追求,也是我整个人生态度的转变。我不想做一个完美主义者,我要先完成再完美。我追求的不是一个完美的结果,而是一个勇敢的开始。
今天是本次日更挑战的第30天。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每天输出的文字量基本能达到预期,但是不能在特定的时间完成。
原来打算,每天的日更在早晨晨起后的半个小时内完成。因为无法实现早睡早起,或者早起之后没有灵感,日更多数时候都是在白天工作之余完成的。这不利于养成写作的节奏,最好还是能在固定的时间输出固定字数的文字,从而养成固定的习惯和节奏,这才是长远之计,也是接下来我需要注意和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