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之五十一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原文及注释及解读如下: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1. 道:宇宙的本源,生成万物的根本力量。

  2. 德:道的体现,养育、蓄积万物的力量。

  3. 物:指宇宙间的各种事物,它们由道生成,由德养育,并呈现出各自的形态。

  4. 势:万物生长的自然环境,促使万物成长和成熟的力量。

  5. 尊、贵:表达了对道和德的敬畏和珍视。

  6. 莫之命而常自然:指道和德并不命令或控制万物,而是顺应自然规律,让万物自然生长和发展。

  7. 长之育之:使万物成长和发展。

  8. 亭之毒之: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使万物安定,二是指使万物成熟。在此处,可以理解为使万物成熟结果。

  9. 养之覆之:对万物进行养护和保护。

  10.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生成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加以主宰。

  11. 玄德:深微玄妙的“德”,指道所具备的深厚、无私、顺应自然的品德。

解读:

这一章主要阐述了道与德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万物的作用。道作为宇宙的本源,生成了万物;而德则是道的体现,养育和蓄积万物。万物在道和德的作用下,呈现出各自的形态,并在自然环境中成长和成熟。由于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因此所有的事物都尊崇道并重视德。

同时,这一章也强调了道和德的无为而治的特性。它们并不命令或控制万物,而是顺应自然规律,让万物自然生长和发展。这种顺应自然的态度,体现了道和德的深厚、无私和玄妙的品德。

此外,这一章还通过描述道和德对万物的养育、保护和不主宰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了“玄德”的概念。玄德是道所具备的深厚品德,它表现为生成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加以主宰。这种品德是人类行事的楷模,也是我们应该追求和学习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